![](https://img.haomeiwen.com/i2915748/8b486f70b50014a2.jpg)
1.
黎清是带着乡亲们筹的一万块钱走出阳光村的。
他是村里唯一一个走出去的大学生,他考上Q大是村里的大消息,在这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的心里,黎清是要做大事的人。
黎清的爸爸算是村里比较有文化的人了,初中毕业的黎爸爸成绩优异,但是由于家庭原因,不得不选择辍学,上学成了他心里永远的痛,他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黎清身上,这些年,哪怕家里再穷,外人再怎么劝,黎爸爸都坚持要让黎清把学上完。
好在黎清很争气,他知道上学于他而言是最简单、最快捷的一条路,他想要实现父亲未完成的愿望、想要走出大山、想要实现自己的愿望。高中的时候,每次看到父亲把自己用汗水换来的钱塞到他手里时,他表面上不说什么,但心里像有只手在攥着,沉重的令他喘不过气来。他立志:一定要走出这个山村、带着父亲的心愿、也为了自己的未来。所以上学以来,黎清一直非常努力,他并不是那种天资聪慧的人,为了保持优异的成绩,他每天五点起床,父亲在镇上打工,母亲身体不好,他一边准备一家人的伙食,一边背语文背诵的内容和英语单词、语法,饭做好后,赶紧给弟弟妹妹穿衣服赶去学校。
白天为了节省时间,他一般中午不回去吃饭,吃一点从家里带来的饭,然后就开始做题。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要尽量在学校里完成,因为回家还要照料一家人的饮食,父亲不在家,他是家里唯一的支柱。高中三年,他没有在十二点之前睡过觉。高考成绩出来后,他的成绩足够他上Q大,他没有很意外,因为这些年来他付出的努力配得上这样的成绩。
开学前,黎爸爸送黎清到了火车站,他从来没有出过远门,也不知道眼前这辆火车会带黎清去到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他知道自己无法给这个让他骄傲的儿子提供什么帮助,他能做的就是把紧贴着胸口的、存了好久的九百块钱给黎清。
相顾无言,唯有泪光点点。黎清暗暗在心中发誓,一定不会让父亲失望。
到了大学以后,灯红酒绿的大城市昼夜灯火,不同于家乡入夜就陷入沉寂的小山村;同学们穿着洋气的衣服,用的是黎清叫不出名字的新鲜玩意。初到大城市的兴奋很快就被来自大山深处的自卑感淹没。上课的时候,他依旧努力的坐在第一排,但是当教授布置下来一个选题,别的同学的踊跃发言时,他犹豫了很久,还是放下了那只想要举起的手,他不是怕会答错问题,而是怕自己蹩脚的普通话引来嘲笑;英语课上,他见到很多发音好、敢于表达自己的同学,这一切都不同于高中时期背会语法、会做题就行的日子,他发现高中时死记下来的知识点不是大学课堂上唯一的标准了。
在大学里多得是成绩又好、才艺有多的同学,这些年黎清在家里用苦学的成绩换来的骄傲一点点的消失殆尽。他很疑惑,为什么生活会这么的不公平,有人生下来就万丈光芒,而有人生下来就要忍下无休止的贫穷。他不知道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能否还来一个不错的未来。
开学一个月后,黎清第一次打电话给父亲,电话中他将自己的委屈、困惑全都抛给了大山中的父亲。
黎爸爸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话来安慰儿子,隔着遥远的距离,他能感受到儿子的彷徨无助,他不会说什么高深的道理,只能用最朴素的话告诉儿子:“生活从来都不是公平的,你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但无论什么时候,人还拥有最后一种自由,那就是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处境。爸妈不能给你提供什么帮助,你想要的东西都要自己去努争取。爸爸知道你从小就是个心气高的孩子,你会有更广阔的天地,咱大山里的孩子,必须有出息。”
挂完电话后,那晚黎清想了很久,大山的贫穷和城市的热闹在他脑海里不断闪现,
他明白自己能走出大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现在的一切都是通过努力换来的,他不能因为一点小挫折就放弃,他想要改变自己的处境,也想要改变家乡的处境。那晚他是带着笑意睡去,他的心里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有了清晰的轮廓。
那天以后,黎清像变了一个人,宿舍里不到睡觉时间见不到他的身影,他把全部的空闲时间都用来泡图书馆、外出兼职。课堂上有了他认真发言的身影,他不再担心自己带着乡音的普通话会引来嘲笑;早晨六点的校园里,他在水池旁边读英语,跟着录音一遍遍的矫正发音;为了研究一个课题,周末他能在图书馆里坐一整天,跟在教授后面抓住一切时间提问……
功夫不负有心人,黎清每年都保持着高绩点,院里的国家奖学金年年都有他的名字,他依旧带着自己的梦想努力着。
生活中你坚持的一点点东西可能就会在不经意间改变你人生的轨迹。大二下学期,学校有两个公费出国的名额,黎清凭着优异的成绩和过硬的英语口语,获得了名额,他带着大山孩子的努力与骄傲,踏上异国的征程。
五年后,黎清学成归来,他放弃国外高薪的职业和母校聘请的职位,带着累积的专业知识和人们的不解重新回到大山里,父亲为此还跟他生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气,黎爸爸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一直想走出去的大山,儿子学了那么多年后还要回来,这些天,他受够了亲戚们的冷嘲热讽。“看吧,学习那么好有什么用啊,大学生还出过国呢,到头来不还是回到大山里吗?”
再多的误解都没能阻止黎清留在大山里,他承包了山上的一大片果园,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现代化工业技术,以及大山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互联网+农业计划,创造出线上订购,现场采摘送货的方式,同时让顾客自己到果园采摘;他和当地政府商量,发展当地的旅游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旅游,打造富有当地特色的文化,让山里的乡亲们在家门口致富,让山里的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黎清成了当地的名人,有电视台听了他的事例,驱车前来采访他,问了那个很多人都好奇的那个问题:“你回国后明明有更好的选择,但为什么要放弃高新职业重新回到大山里。”
黎清沉默了一会,随后坚定地说:“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涯里,我从来都没有忘记过那个夜晚,山里的孩子们没有那么多的机会走出去,但没人要一辈子穷。从那天起,我就立志要好好学习,利用专业知识带着山里人一起致富,让山里的孩子们都能有机会上学,看看外面的世界。让乡亲们不出家门就可以赚钱。”
现场掌声一片。在场的人都明白了黎清的苦心,对于山里面的孩子来说,走出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更重要的是能走回来,用自己的所学为家乡做贡献,改变当前的处境。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5748/161e144286dd53fb.jpg)
2.
这个小故事是看电视时有感而发。
这个栏目讲的是一个大学生的故事。他的姐姐大学毕业后选择去山村支教,之后就再也不愿意回大城市工作了,爸妈怎么劝都没用,只能让姐姐做她自己想做的事
男生毕业之后,好奇姐姐为什么执意留在那个贫穷的地方,便也选择了去山村支教,在哪里他看到了很多留守儿童,他们可能好几年都见不到自己的父母,小小的肩膀过早的扛起家庭的重担。
男生很心疼这些孩子们,和姐姐做了同样的选择——留在山村,但他不是像姐姐一样继续当老师,而是发掘当地农业特色,创办了蔗糖加工工厂,让山村里的人不用出远门就能找到工作,不用再背井离乡,让孩子们望眼欲穿,他们也可以不用担心家人老人的身体健康,孩子们是否快乐,可以陪在家人们的身边,享受最简单,也是最难得的幸福。
这不是一个多么伟大感人的故事,但影片的最后,我看到屏幕上大人孩子们笑脸还是感动了。突然间觉得这样简单的故事才是最感人
长大后的我们发现自己不是超级英雄,没有拯救世界的能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已经很难了,但好在,还有一些人,他们依旧孜孜不倦的努力着,哪怕只能改变一点点,也从没想过放弃。他们用自己微小的力量,悄悄的对世界施与善意,也给了陌生人以勇气的鼓励。
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种人,有原则,有信仰,无论经历什么,都始终抱着一颗单纯无畏的心,记得善良是对这个世界最美的回应,然后去认真的做自己选择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