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少
在人人喊累的时候,你竟然跑来说工作太闲太无聊了怎么办?简直是要气死一大波人。
我们一天8小时坐在办公室里,一天平均通勤2-3小时,这么一算,我们大多数时间都在上班路上,上班和下班路上。
最理想的工作状态是:“跳一跳够得着”的工作难度,不加班但充实有效率的工作强度,每隔一段时间有点成就感的工作模式。
However ,我们不是太忙就是太闲,有段时间还会无聊的发慌,该怎么破解无聊呢?
1. 每天完成一个“工作创意打卡”。
很多人将创意打卡在生活中运用的如鱼得水,比如今天学唱一首新歌,明天尝试一个新餐馆,后天给朋友寄一张明信片……那么,为何不把它作用在工作中呢?它既可以是与工作无关的内容,也可以是专业学习。
举栗子:收藏一个专业度极高的ppt模板;设计个人工作资料库;做一个“问题盒子”(松浦弥太郎提出的工作方法);整理自己的电脑桌面;做一次头脑风暴……
设计你的21天工作创意打卡,拯救你的小无聊。
2. 制定一个工作“偷时间”阅读计划。
我们常用刷网页,浏览网站,关注花边新闻等方式,不知不觉地度过了宝贵的工作时间,而且还心安理得(也许假装自己在查资料吧……)。
在正常工作时间,光明正大拿着书读,确实有点让人觉得你不务正业,还不如刷网页来的有模有样。
那么,可以给自己规划一段不那么敏感的时间,例如午饭前半小时,下午刚上班的半小时,准备下班前等,用来做系统性地阅读,当然选择电子书是明智之举。
3. 用来写作吧!!
闲聊也是打字,写作也是打字,为啥不写作?现在,当我和朋友聊天,准备发出一段很长的观点时,会先在记事本里打好,然后黏贴过去,这段文字就留在了记事本里!它们也许就是以后自己写作的素材啊!
开始写作,意味着你开始反思生活了,开始倒逼自己输入了,开始走出无聊的怪圈了。一定要记得,写完了分享给朋友,鼓励是坚持的最佳动力!
4. 上网课。
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coursea,学堂在线……有太多的网课平台了,一定要学自己专业相关的。
成甲在他的《好好学习》里说,他不推崇盲目成为斜杠青年,首先要在自己的领域里成为高手。我想,学习也是个人管理类+专业知识,才适合在办公室里学习,也最有用处。那些兴趣类的东西,回家了再看吧。
5. 脑补一部大剧,设计一场游戏。
无聊的时候,只能自己赋予一件事意义,才有动力做下去。
把工作拆分成小任务,一关一关地打闯关游戏,游戏结束,工作也完成啦。
做ppt时,想象自己将会站在高大上的会议厅,霸气十足地向大家讲解你的方案,那么你会如何定presentation 的基调?你会怎么梳理流程?会做到多么专业的程度?
这个方法对我很奏效,可能我想象力太神奇了,哈哈,不过有兴趣可以试一下!
没有无聊的工作,只有无聊的人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