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域往
太和殿内,永乐大帝端坐在龙椅宝座上,接受着众臣的膜拜。整个殿内,鸦雀无声,静的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够听清楚。
“众爱卿可有事要同我讲?”朱棣开口了,他的话打破了此时紧张的氛围。
“启奏陛下,镇南将军传来消息,两广一带匪患严重,民风剽悍,近期大有蠢蠢欲动之势。镇南将军向朝廷请示,是否可以出兵镇压。”兵部尚书刘闯站到殿中央,恭敬地向着龙椅上的朱棣俯身问道。
“准。”一个字,君王之威尽显。“是,陛下。”刘闯退到自己的位置上站好,不再说话,对于这个谋权篡位的新君王,刘闯还是挺信服的,反正再怎么篡位,这皇位都是他姓朱家的,自己给谁做臣子不是做,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就好。
朱棣获得靖难之役的胜利后不久,就宣告天下,建文帝驾崩,还假传皇帝遗诏,说建文帝临死之前将皇位禅让给了自己。木已成舟,谁还会去在乎这个遗诏是真是假?朱棣称帝,已成定局。太和殿修缮完毕前后用了一个月,修缮好的太和殿比以前更加恢弘。在太和殿修缮完毕的第七天,朱棣便举行登基仪式,虽然这一切都显得太仓促,但是在这动乱的关键时间上,只有快一步确定自己的皇位,才能安心的睡好一个踏实觉,夜长梦多的道理,朱棣比谁都明白。
朱棣的寝宫内,锦衣卫首领李天佑正在向朱棣密报近期锦衣卫探子搜罗来的诸位大臣的线报。“贬谪在家的户部尚书孙乾,如今已经安稳务农,并无谋反异象;兵部尚书刘闯,已经按照陛下旨意,通知镇南将军对两广匪乱进行镇压。陛下吩咐查的朱允炆的消息……”李天佑欲言又止。“朱允炆可有消息?”朱棣目光灼灼的盯着李天佑,其中射来的精光让李天佑不寒而栗。“禀报陛下,朱允炆并无下落,臣怀疑,他是不是已经死了。”李天佑大胆的说出心中的猜测。“死了?哼!朱允炆要是死了,我还会派你去调查他的下落吗?没用的废物!”朱棣勃然大怒。“臣罪该万死,还请陛下恕罪。”李天佑吓得腿一软,“咚”的一声跪了下来。看了眼在自己眼前跪着的李天佑,朱棣抬了抬手,示意让他退下。他自己也清楚,朱允炆好不容易从自己手里逃脱,肯定不会那么轻易让自己找到,这段时间,他几乎派出锦衣卫所有力量去调查朱允炆的下落。可是朱允炆就像是从人间蒸发一般,连最精锐的锦衣卫都不曾获知他半点消息。对于现在的自己,最大的威胁莫过于自己那个“怂包”侄子,他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能对自己产生威胁,随时能够动摇自己的帝位。
朱棣登上寝宫顶楼,向南望去,不免思绪万千。往事又一件一件的浮现在脑海中。想当年,自己同朱允炆一起在父王面前吟诗作赋,父王总是夸赞朱允炆年少有才,而不去关注自己所作词赋。有时候,众多王子皇孙一同去围猎,父王也是明显的表露出对那个怂包的喜爱之情。可现在,那个怂包侄子终于被自己打败,自己的实力终于得到了最好的证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