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十分读书社
论语学习:其言也讱

论语学习:其言也讱

作者: 瞳欣晓萌 | 来源:发表于2022-12-21 16:50 被阅读0次

原文: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译文:

司马牛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时总会很谨慎。” 司马牛说:“言语谨慎,这就可以称作仁了吗?”孔子说:“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你说话能不谨慎吗?”

“讱”的大意是要沉得住气,要忍住表达欲,不要一想到什么就立刻说出口。俗语有云,“祸从口出”,如果一个人说话很随意,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就说明没有做到克己复礼。

颜回、仲弓、司马牛三人都来问仁,但孔子的回答各异,这是典型的“孔门对话模式”。孔子回答学生的提问时,从来没有标准答案,而是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孔子在回答司马牛的时候,并没有告诉他“仁就是讱”,而是说“仁者,其言也讱”,这是从实践层面给出具体的方法。司马牛对于仁的理解还没有到达很高的层次,但他可以先知道仁者通常会怎么做,仁者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其言也讱”,说话慎之又慎。

司马牛的反应与颜回不同。颜回听完孔子的回答,说的是“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司马牛是接着问:“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他对孔子给出的方法提出了疑问:“不乱说话,这就叫作仁吗?”

孔子说:“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孔子没有正面回答司马牛的质疑,而是给了他反思的空间,对他说,如果我们知道做事情是有难度的,那么我们在说的时候难道不应该慢点,把嘴巴管得严一点吗?

生活中,很多人都意识不到“做比说难”这一事实,往往喜欢逞口舌之快,以为说了就等于做了,爱用吹牛来满足自己炫耀的欲望。

俗话说得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有时候我们愿意说大话,把八字还没有一撇的美好愿景先说出来,甚至随意给别人承诺,仿佛这些事情在下一秒就会实现。但是这种做法除了能让你快乐那么一小会儿之外别无益处。而且大话放出去,没有给自己留有余地,一旦没实现,你很容易失信于人,影响后续的合作。

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可以从“讱”这个小抓手开始做起,让自己成为一个说话谨慎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学习:其言也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um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