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心臆
《论语·颜渊第十二》03:悠着点就是“仁”

《论语·颜渊第十二》03:悠着点就是“仁”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1-03-15 21:59 被阅读0次

《论语·颜渊第十二》03:悠着点就是“仁”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颜渊问仁,孔子传的是“自强不息”的天道——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如果不知从何做起的话,就从约束、调控自己的视、听、言、动开始。

仲弓问仁,孔子传的是“厚德载物”的地道——敬、恕而已,出门如见大宾一般敬人,使民如承大祭一般敬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便是做仁人的办法了。

司马牛问仁,孔子针对施治,传的是人道——悠着点做人、做事就是“仁”。

司马牛是谁?

司马牛也就是司马耕,名犁,子姓,字子牛,向罗之子,司马桓魋之弟。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春秋时期宋国人。

《史记》记载:“司马牛多言而躁”。这种性情的人前来讨问如何做到“仁”,孔子只能针对性的照方抓药。“仁者其言也讱”,意思是说,一个有仁德的人,心思笃厚,说话时总好像是有所克制。不会肯轻易出口。

钱穆先生还有一种说法,司马牛的兄长司马桓魋有宠于宋君,司马桓魋将要为乱,司马牛为之忧虑深深,想要出言相劝,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要知道当年就是这个司马桓魋,和孔子及其弟子是有过交集的。孔子周游列国经过宋国,与弟子习礼于大树下。司马桓魋为了驱赶孔子一行离开宋国,组织人伐树。孔子万般无奈,只能离开。弟子们劝先生走快些,孔子留下了一句特豪情的话:“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意思是说,上天的德承袭在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呀!

在这种情况下,司马牛问仁,孔子不便明说,只讲仁人说话是慎重的。这种情况下,说话如不慎重,反而会适得其反。正因为如此,司马牛进一步追问:“其言也讱,斯谓之仁矣乎”?意思是说,说话慎重,就算是仁了吗?

孔子教人,最终还是要回到大道常理的。他讲:“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做时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

无论是从司马牛的“多言而躁”说起,还是从其对于兄长司马桓魋的难以言说,孔子所开出的,无异都是一剂良药。穿越两千多年的历史时空,说话迟钝一些,或者说话慎重一些,又有什么分别呢?

什么是“为之难”?

孔子讲过“仁者先难而后获”,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在遇到困难时总是冲在前面,而到了分享胜利果实时又总会悄悄地站在最后。“为之难”实际上就是“仁者先难而后获”的难。

孔子又讲,“刚毅木讷近乎仁”——行事果断刚毅却又说话木讷,差不多算是接近于仁了。

说到底,敏于行而讷于言才是孔子所欣赏的。悠着点,不那么任性,便算是“仁”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颜渊第十二》03:悠着点就是“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fl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