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晚有幸听了一位心理老师的精彩授课。
这场课程是我们学院为了迎接开学而举办的一场关于大学生容易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的普及、预防和建议的开学第一课。
这次的课程主要介绍了集中常见的心理疾病:抑郁症、强迫症、疑病症等等,使我对于这类疾病有了更多的了解。
讲座进行过程中不断有同学离场,可能对于目前心理健康的他们来说这就是一场毫无意义的讲座,不必为此付出时间。
诚然,心理疾病,对于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来说总是难以理解的,他们甚至会为患者的一些行为和心理认知感到莫名其妙,实在受不了就随口安慰一句:“没事的,想开点。”;
而对于有此类疾病的患者来说,它却是精神世界的煎熬。即使他们的心灵饱受病痛的折磨,但在外却依然保持着一副开朗的外表,因为害怕受伤,害怕他人疑惑不解的眼光和质问。
从陆续离场的人中,我看到了部分人对于心理疾病缺乏足够的认知,而且对此显得漠视。
在有些人看来,那些抑郁症患者成天毫无生气、愁眉苦脸,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还因此荒废了生活,只是因为太“矫情”,一个人为了一丁点小事就郁郁寡欢,何至于此呢?
但是抑郁症患者的精神世界与我们正常人是不同的,患者常出现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等症状。其实他们也想努力摆脱这种状态,但每次病症发作时大多又无能为力,因此只能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帮助。

关于抑郁症我了解的不是很多,但关于强迫症,我和一个朋友都有亲身经历。
我的朋友必须常常地洗手,每次碰到什么自认为肮脏的东西或是想到自认为不好的事情就要洗一次手,于是每个冬天他的手都是干裂得布满血丝。
虽然去看了医生,但小城市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真的很低,医生的治疗方式也只是药物治疗,他忍受不了药物的副作用,也就继续维持了现状,近年来凭借意志力有所好转。
笔者以前的学校虽然是当地唯一设有心理咨询室的学校,但当时患有轻微心理强迫症的我却没有得到实际的帮助,即使同心理老师交谈过后,也并没有多大的改善,还是一个人默默地承受,最后终于明白有些东西,只能自己扛着,最后凭借意志有所好转,这里就不多加赘述。

这里并不是说看心理医生没有用处,只是在某些地区的心理医疗系统并不是非常完善,能够提供的帮助有限,但在大多数城市都会有专业的机构提供帮助,各地也有专门的心理干预热线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服务。
笔者在此主要想让大家多一些对心理疾病的了解,对于心理疾病的患者多一些的理解和包容,即使不能够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但也不要以己度人,妄加评论。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在整篇文章中,包括今天的讲座里,我们都在用“心理疾病患者”这个称谓,但笔者觉得他们并不是有真正意义上的疾病,只是在精神世界中迷途的旅人罢。
希望有天他们能在迷失中遇到追寻已久的曙光,重新踏上生命的美好旅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