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认知的基本定义
元认知意为“对思维的思考”,指的是人类所独有的从一种心理分离的角度对思维过程进行的反思能力。
首先这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人类所独有的能力,既然是能力,那就会有强有弱,因人而异,而且可以锻炼,可以提升;
其次,这种能力的关键体现机制是“心理分离”,心理分离就是抽身而出,让自己的意识和意识分开,有意识的对自己的意识进行监测、评估、指导,举个例子:当我们开车堵车路上,看到有人变道加塞还不打转向灯,心里会产生愤怒的情绪,正准备摇窗指责对方,这时心中有个声音说:“也许他有什么急事需要赶时间?”或者“不跟这种没素质的人一般见识!”这个声音就是心理分离状态下元认知对你之前产生的负面意识的一种指导。
最后,这种能力作用于思维过程,我们的思维都是由意识产生的,它一般由外部世界引起,当我们观察到之后,联系自身的知识,经验,产生思考,最后得出一个思考结果,并指导我们的行动。
元认知可以作用于上述的联系阶段,让我们更加准确的联系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也可以作用于思考结果阶段,它会对思考结果进行评估,也会对思考结果产生的行为进行预测,并产生新的思考,促使我们去调整和改进思考结果;它还作用于行动的反思阶段,因为只要我们采取行动,就会引起外部世界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反过来作用于我们自身,那么这种变化会引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这时元认知会对前一阶段的思考进行反思,之前的思考结果所引发的行动是否正确,是否需要改进?
换句话说:元认知是调整思维,改进思维结果的大脑内部手段。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将大大提升我们大脑锻造中的三个主要目标:自律、自我对称和有意识的自我叙述。
二、元认知的脑科学基础
1、人类大脑内部始终有两个相互独立的运作系统。第一个就是情感面,这部分自我属于天性本能,能够感知痛苦,获得快乐;另一个是理智面,也称之为反思系统或者自觉系统,这部分自我能够深思熟虑,能够条分缕析,能够思索未来。
象与骑象人乔纳森·海特在其杰作《象与骑象人》中使用的类比,在海特的眼中,我们的情感面像一头大象,理智面就像骑象人。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手握缰绳俨然一副领导者模样,但事实上骑象人对大象的控制水平忽高忽低,并不稳定,毕竟跟6吨中的大象比起来骑象人显得很渺小。如果大象和骑象人对于前进方向意见相左,那么骑象人注定失败,毫无还手之力。
象是大脑的自动默认模式,不分昼夜的高速运作,也是我们大脑的无意识状态,当这些自动过程被意外事件或者错误打断时,抑或是我们有意控制自己思维时,骑象人开始投入工作。
这样看来我们的大部分思绪都是自动进行的他们可以处理一些例行事务,而我们的深思熟虑学习或者改正错误都是由骑象人的工作决定的。
2、前额叶皮层:额叶上最前端的大脑区域,主要涉及计划和包括元认知在内的其他高级认知,我们对外界大部分的感觉信息传输到前额叶皮层,能对输入信息以及个体的回应进行协调,计划和组织对目标作出反应,并且会对行为根据风险收益比进行演算,以评估出最佳的反应,它是我们人脑最后才进化出来的部分所以元认知主要产生于前额叶皮层,它常常扮演着高阶意识思维控制中心的角色。
3、神经可塑性:神经可塑性是指神经系统为不断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而改变自身结构的能力。
我们的大脑一直不停的因外界刺激而改变里面神经回路的联结,但是环境与基因互动的产物:我们的观念会产生行为,行为回过头来改变大脑的结构;基因决定某个行为,这个行为又会回过头来改变大脑。
4、大脑的反馈回路:事实阶段(收集外部世界的数据)——联系阶段(外部数据和个体经验、需求联系起来,赋予数据意义)——结果阶段(数据的意义最终会进行处理,做出一个决定,一个结果,需要如何处理这些数据,要么做点什么,要么什么都不做?)——行动阶段(确定行动,做出动作,只要开始行动,那么这个行动本身,可能作为被评估和观察的信息,开启新的反馈回路)
反馈回路是我们认知领域大脑的发动机。
三、元认知的主要作用机制和流程
1、元认知回路:系统—心理剧场—元认知察觉—系统
系统里包括:对身体控制的意识,行为控制,自稳态,自我平衡,社会性情绪
心理剧场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表征,外部世界的数据信息在意识世界中的呈现,这都是经过加工-投射-成像后的赋予过重新意义的内容。
通过元认知察觉和处理,再次返回给系统。
2、元认知察觉
元认知控制:在意识空间中,我们是夹在思想和感情上的有意识控制
元认知知识:进入意识空间的知识的数量和质量
元认知监控:在意识空间中,,我们对知识进行评估的频率和效率
元认知体验:,我们能从意识空间中的知识中获得什么,?这种体验怎么使我们在整个过程中受益
元认知察觉水平越高,我们对大脑反馈回路的影响力也就越大,我们越来越了解外部和内部的体验是如何影响大脑工作的并且我们发现通过改变影响力,还能开启改变大脑反应方式之类换句话说,我们越擅长对思维进行思考,我们越能顺应改变,愿能朝着幸福生活的方向前进。
3、元认知指向1:自律性人格
元认知处理使我们意识空间中多了一位旁观者,在我们决定做某事的时候,内心中总会有一个声音在指导我们,而具有较强元认知能力的人,这位旁观者就会发挥正确的指导作用,于是元认知的有效利用,让我们越来越具有自律性人格,而自律性人格可以具有更高的创造力水平,更加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更加适应性的去考虑问题,更加出色的任务表现力。
4、元认知指向2:面对应变稳态、调整自稳态、规避思维误区,最终形成自我对称型人格。
大脑是一个倾向于自稳态——稳定的舒适区的系统,加之大脑的自动化思考,很容易形成思维误区,而思维误区能使反馈回路发生偏移,提升元认知能力,就是为了打破大脑的惯性自稳态,规避思维误区,最终形成一种自我对称型人格。
自我对称型人格能够从消极错误的信息中脱离出来,它不是麻木,它意味着对影响人们适应力的消极方面的有效控制。
5、元认知的主向量:有意识地自我叙述
我们人格特质的多样性,有核心特质,主要特质和次要特质,也就造成了我们人类自我的多样性,我们都是多重自我的混合体,我们用每一个字,我以不同的方式与周围环境进行互动而元认知的一个最主要指向,就是在不断的元认知能力提高中,产生一种自我统一感,能清晰的描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能清晰的解释外部世界和内在世界之间的联系以及我们的处理方式,换句话说就是“自知”,知道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的方向,知道自己的行为特征产生的原因知道外部世界,对自己内心造成的影响,知道自己如何调整这些影响.......
四、提高元认知的有效手段
1、认知行为疗法:一种通过调整思考环境因素(压力、人际关系、时间约束、瘾源等)方式来改变人们的情绪反应的实践活动。具体做法是,通过各种方式让我们了解到自己的想法,掌握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指出扭曲之处找出替代方案及更正确的思考方式,并用于实践,通过行为反过来影响自己的想法。
2、总览心智的12种元表征:
①记者(调查者,问尖锐的问题,依靠可靠的资源来寻找答案)
②工程师(设计和管理反馈回路)
③管理者(调整奖励中枢,管理情绪加工过程)
④引导者(在意识的边缘搜查,绕过无意识的障碍)
⑤讲故事的人(不停的在写自我叙述,管理自我意象)
⑥模拟者(使用心理表征来创造意义)
⑦劝导者(发现错误的自动化想法,在决策时发出“心声”)
⑧导演(关注和引导注意)
⑨技术员(充分的利用外部反馈技术)
⑩合作者(将自我与他人相联系,与他人心智保持同步)
11、监护人(保护自我不受背叛)
12、创造者(将自我发展成有形的外部表达)
提高元认知,可以每天对自己的12种元表征进行反思,用不同的身份去思考一天的活动,尤其是一天的一些关键认知活动,用12种身份之一回想当时该身份做了什么工作,长此以往,元认知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3、阅读挑战性书籍,观看挑战性电影
4、坚持进行目标管理
五、参考资料
1、《象与骑象人》乔纳森·海特
2、《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
3、《瞬变》奇普·希思 丹·希思
4、《情商1、2》丹尼尔·戈尔曼
5、《重塑大脑,重塑人生》诺曼·道伊奇
6、《元认知》大卫·迪绍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