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976317/15b42366a93099f3.jpg)
文|夏日晴好93
少不更事时,常常觉得母亲过于唠叨,繁于杂事,不得我心。
步入社会后,渐渐明白母亲长于诸事,胜似超人,深得我心。
读余华的《活着》,我常因接踵而至的死亡难过泪目,作者总在我猝不及防时往我的心口插上一刀。所幸,悲苦的日子里福贵有一个好妻子,一个好母亲。
母亲对福贵的点滴照顾,我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在我的印象里,大户人家的当家主母定是弱不禁风,干不得粗活,吃不了苦头。
可余华笔下的母亲却是另一番风姿,这位伟大的母亲种种出人意料的行为一次又一次地印证了一句话:女本为弱,为母则刚。
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变卖光了以后,我娘就常常领着凤霞去挖野菜,我娘挎着篮子小脚一扭一扭地走去,她走得还没有凤霞快。她头发都白了,却要学着去干从没干过的体力活。
当家的死了,儿媳被接走,家里只剩下福贵,娘和女儿三人。为了谋口粮吃,年迈的福贵娘只能挎着篮子,扭着小脚上山下地挖野菜。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步子早已不再稳健,可她却甘愿去做那些从没做过的体力活。若非是对儿子的爱,若非是对活着的希望,又怎么会努力去和生活做抗争?
福贵娘在临时之前不知道福贵是死是活,身在何处,两人连最终一面都未见成。但她还是相信福贵不会拿着她的救命钱去赌,这是母亲对儿子的全部信任。
我娘心疼我,也跟着我下地干活,她一大把年纪了,脚又不方便,身体弯下去才一会工夫就直不起来了,常常是一屁股坐在了田里。
这几句话画面感很强,读完之后我的脑海里立马浮现出大娘跌坐在田里的情景。大娘明知自己力不从心,可还是固执地跟着福贵下地。她总说:四只手总比两只手好。母亲对儿子的担忧之情跃然纸上。
我明知去做一件事会很艰难,但是依然要去做。为什么?那一定是因为这件事有让我不得不去做的理由。
大娘明知自己身体大不如从前,明知下地干活并不是自己擅长的,但她还是去做了,只因见不得自己的宝贝儿子一人吃苦,哪怕只能给他分担一丝一毫。
我娘老是在一旁提醒也不管用,活太多,我得快干,一快就免不了砍了脚割破手。手脚一出血,可把我娘心疼坏了,扭着小脚跑过来,捏一块烂泥巴堵住出血的地方,嘴里一个劲儿地数落我,一说得说半晌,我还不能回嘴,要不她眼泪都会掉出来。
“扭”“跑”“捏”“堵”“数落”“掉”,文中并未直接提及母亲对福贵的担忧和心疼,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动词让读者自己想象。
读完这段话我有一种错觉:我就是福贵,福贵娘是在对我耳提面命,对我悉心照料,有画面感的细节描写非常有感染力。母亲的伟大,正是藏在这点点滴滴的细节里。
我记得小时候自己不小心磕着碰着的时候,母亲总会一个箭步冲上来,抓着我急切地问道:疼不疼?哪里疼?她会对着我疼的地方轻轻吹气。我疼得厉害的时候常常会大声哭喊,母亲哄不住我的时候,一心急也会“啪嗒啪嗒”掉泪,责怪她自己没有看好我。
古人云:当家才知油盐贵,养儿方知父母恩。未当人母的我可能并不完全理解父母的生活难处,也并不全部了解父母的深厚恩情,更不知道自己能为了孩子强大到何种地步。
我想,有些事只有当自己有切身体会后,才能明白“女本为弱,为母则刚”的全部意思。
[无戒365训练营连续日更第93天]
一本书,我想写七篇读后感。
这样之后,我便能坦然地说:这书,我看过了。
纵使这一路坎坷泥泞,我亦甘之如饴。
网友评论
有时间一定要读完它
写七篇读后感
这是第一篇?
哈哈哈哈
你是正版
我是山寨
睡睡睡睡
💤💤💤💤
你学到了
比我还对称
😂
这本书很好看
不过真的很悲
你要做好准备
这不是第一篇
七篇我已写完
学你落式评论
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