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张岪与木心:陈丹青持续写他,我想持续读他

张岪与木心:陈丹青持续写他,我想持续读他

作者: 画甲电影阅读 | 来源:发表于2020-06-15 14:06 被阅读0次
《张岪与木心》-陈丹青

我童年随之而去的

是随风摇曳的芦苇

一首《再访帕斯卡尔》

“你们 

到野地里来

看风吹芦苇吗”

吹拂着我的童年回忆

无关乎帕斯卡尔——

人是一棵会思考的芦苇

只是浮动的芦苇摇晃着我的记忆

和雨巷一起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童年归于芦苇

我想

把残留的青春

流浪在江南的小镇上

陈丹青说,要和这难弄的家伙不分离,只剩下一条路,就是,持续写他……

而我只愿能持续读他……

读过木心的,似乎都会被这个有趣的老家伙儿吸引,拜倒在他的文学,绘画和精神下,更遑论和他有密切交集的画家陈丹青。

木心是那样迷人,尤其对于80、90的年轻读者。

一首《从前慢》撩拨着我们这群年轻人的心,让我们在这错综复杂、物欲横流的现代静下心来回忆过往。

《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木心是复杂的,狡黠,也诚实。他说自己一生都是错的,一辈子不合时宜,时宜也不合他。

从杭州艺专闹学生运动到十年浩劫,再到杰克逊高地,他一步步的错过,可是又一步步的连接着,连接着我们所缺失的。

连接着五四,再到“浩劫”,中国文化的彻底断层。

木心作为一个“流亡者”,爱国的背叛者,将断层的文化连接起来,不仅中国也连接着国外,从古典到现代。

一个这样的人物回归中国是矛盾的,现代文坛是无法接纳他的,批评言论更甚。

当然,木心本人也无意,他是世界性的,连续性的。

我想持续去读木心,也是读我自己。

相关文章

  • 张岪与木心:陈丹青持续写他,我想持续读他

    我童年随之而去的 是随风摇曳的芦苇 一首《再访帕斯卡尔》 “你们 到野地里来 看风吹芦苇吗” 吹拂着我的童年回忆 ...

  • 要去一次木心纪念馆

    看过陈丹青写的《张岪和木心》,怎么会不想去一次木心纪念馆呢!还要去木心美术馆。 人是扎堆的。陈丹青跟阿城是老友,当...

  • 奶奶走了—间隔年笔记之8

    今天用一下午时间把陈丹青的《张岪和木心》这本书看完了,这本书的前半部分作者都在回忆木心先生从生病住院到离世的整个过...

  • 读过丹青也过瘾

    因为陈丹青而认识了木心,不是面识,只是了解了他的身世,他的文章。既而因为木心又了解了陈丹青。陈丹青的画并不了解,可...

  • 陈丹青与木心

    1 作为读者,我也希望有更多人知道木心,读他的作品。所以我一直很感激陈丹青先生那么尽心尽力地推广木心。木心在讲学中...

  • 关于木心的七种误解

    1.人们因为陈丹青才喜欢木心? 应该说,陈丹青先生让很多人知道了木心,并且读到了木心。老实说,如果没有陈丹青的大力...

  • 开始朗读《文学回忆录》

    作者木心、笔录陈丹青

  • 手写木心,房子骨架都在—神转折大赛

    01 陈丹青说,他接触过木心后,慢慢知道他曾有牢...

  • 张岪与木心丨此心与彼岸

    人的情谊,再久长,数年、数十年,总归开初那段最是金不换。 这是陈丹青在《孤露与晚晴》中的句子,我很喜欢。 这本书里...

  • 木心纪念馆

    《张岪与木心》,随着陈先生的叙述,知道了木心先生的生平,为先生饱读诗书,不拘泥,穿着考究,风度翩翩的形象吸引。又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岪与木心:陈丹青持续写他,我想持续读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gc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