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急需钱买自己喜欢的书,无奈手头紧张。我想到给公众号投稿,脑子里却没有可用做些小说的素材。没办法,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写一篇议论文碰碰运气。
但我实在不擅长议论,高中时期我常常因为议论文而享受老师的“课外辅导”。之前在写作平台上有好心的姐姐想找我写书评,也被我婉拒了。对生活中的现象或问题发出自己的议论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不是我的长处。相对于议论,我更擅长描写。但这次,即使不擅长,我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写些什么了。
随笔‖用心写出的文章,才配得到别人的认可!在心理学上被公认为最快乐的时刻,其中就有:当作家刚刚在键盘上敲完自己创作的作品的最后一个句号的时刻。但这次,我更多感觉到的,却是失望和苦涩。
每当我敲完自己的文章的最后一个句号之后,按照惯例,我会将自己堆砌的"城堡"拿着自己的"尺子"重新测量一遍,以检查自己刚刚出炉的作品是否能达到自己的要求。不幸的是,我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如果将写文章比作做菜,我一定是一个不合格的厨师,如果有哪间酒店招我做厨师,那一定是他们的损失。好在写文章比做菜多出的一个好处是,当文章完成之后,如果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还有改过的机会,不至于第一次之后就被"判死刑"。
最后的修改结束之后,我不会马上投稿,首先要做的,是走出户外,散散步,做适当的放松运动。当脑神经完全适应这种放松的心情之后,我会选择看看小说,听听古典音乐,或者写完当天的作业。如果时间还有充裕,我会再回头看看自己写的文章,然后找到自己忠实的读者,让她们先给出"评语"。如果她们都说没什么问题,我就会认为自己的这篇文章合乎标准了。
然而,这一次的尝试,是在一个不熟悉的战场迎接暴风雨,这使我的神经异常紧张。怀着战战兢兢的心情,我将自己的“惯例”再重复了一遍之后,一直悬着的心才逐渐放松下来。但我知道,这并非自信,而是自己已经没有勇气和精力再检查一遍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当自己对此满怀希望时,自身往往会变得脆弱,而万一其中有自己没有察觉到的因素存在于其中而导致失败,这种压力时是我所无法承受的,因为我已经为此而用尽了全力,再也没有多余的力气来迎接即将可能会到来的失败了。于是我决定,到此为止。
在我的朋友的多次鼓励下,我终于挤出一点勇气将自己的文章发给了我往常投稿的公众号了。投稿程序完成后,我的神经有紧绷了起来;同时,我时刻关注手机的铃声,害怕会错过什么。
一个小时过去了,手机没有任何动静。我也没有之前那样紧张了;两三个小时过去了,期间手机响过一两次,但当我激动地拿起手机一看,映入我眼帘的,却不是我一直期待的信息,而是别人新推的文章;半天过去了,有几次好不容易等到了铃声,却和我想听见的不同。这时,我越发失去耐心了。
往常在夕阳落山之前,我都会收到消息。但这次,夕阳的头顶都完全沉下去了,只剩下凭空的想象……我的朋友反复安慰我,说:“这次肯定是没有发挥好,下次一定可以写出一篇被大家认可的议论文……”,我无法借此安慰自己,那是事实,是我必须接受的事实:我不擅长议论,以后只能写写小说什么的了。
随笔‖用心写出的文章,才配得到别人的认可!安静的夜晚,并不代表没有一丝的声响,在更多时候,可能因为白天的过于执着而精疲力竭了。
当我好不容易将这件事连同因它而产生的情绪赶出我的脑海,准备休息的时候,手机的铃声响了。起先我没有注意,大概习惯了失望吧!我没有急着去看。直到将所有的事情都做完,躺在床上,才准备看上一眼。然后准备睡觉。
结果如何,我想大家都已经猜到了。这就是我后来在公众号上发表的《谈当代青年问题》。那一夜我直到很晚才睡觉。不仅仅因为自己的稿子终于被收录了,不仅仅代表着自己的议论被别人接受了,不仅仅意味着我有自信写这类文章了,更重要的是,以后我不会只是在小说方面可以被人认可,我的议论也是可以走进别人的心里的。
那天晚上,我直到很晚才睡,并不仅仅因为这“第一次”使人陶醉其中的感觉,而是因为:
用心写出的文章,才配得到别人的认可!
随笔‖用心写出的文章,才配得到别人的认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