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尤第一小节
荣对辱,喜对忧。
夜宴对春游。
燕关对楚水,蜀犬对吴牛。
茶敌睡,酒消愁。
青眼对白头。
马迁修史记,孔子作春秋。
适兴子猷常泛棹,思归王粲强登楼。
窗下佳人,妆罢重将金插鬓;
筵前舞妓,曲终还要锦缠头。
浅释
人生一世,荣辱忧乐也好,困难艰辛也罢,要有闲观花草荣枯、任他喜乐忧愁的心态,万事不萦怀于心。
古之士大夫们夜间宴饮,做诗填词;春日里踏青悠游,赏花作画,自在惬意,好不快活。
燕国有险关要塞,楚国多江河湖泽,各有千秋。
蜀地的狗见太阳的时间少,吴国的牛不认识月亮,这俩倒是很相配。就是现在,身边有人打喷嚏,旁人有时都会玩笑一句:太阳出来了哇。
品茗是雅事,能不能挡住瞌睡不知道,一醉解千愁,也就那么一说。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喝茶时间长了,照样该睡就睡着了,而借酒消愁后果是,越喝越痛苦也是有的。
阮籍欣赏谁就青眼相加,看不起的人就白眼相向。卓文君一首《白头吟》名扬千古。
司马迁写《史记》,孔夫子著《春秋》,千载流传。
王子猷心血来潮,兴致勃勃驾船去看望朋友,每每兴尽而返,王粲羁留荆州达十多年,偶然见登江陵城楼,怀旧思归,写下《登楼赋》。
当窗理云鬓的美女,总觉得不够完美,把金钗取下又插上,反复折腾,只为博心上人的眼球;在筵席前表演舞蹈的舞伎,一曲结束后讨要缠头赏赐。
断章取义
白居易《感春》:巫峡中心郡,巴城四面春,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忧喜皆心火,荣枯是眼尘,除非一杯酒,何物更关身。
张九龄《初秋忆金均两弟》:江渚秋风至,他乡离别心,孤云愁自远,一叶感何深;忧喜尝同域,飞鸣忽异林。青山西北望,堪作白头吟。
《尔雅》: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
陶渊明《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司马迁《管晏列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元稹:荣辱升沉影与身,世情谁是旧雷陈。
范仲淹《岳阳楼记》: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老子《道德经》: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
秦观:内家报喜车凌晓,太史占祥斗挂秋。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贵贱在於骨法,忧喜在於容色,成败在於决断。
白居易:荣枯事过都成梦,忧喜心忘便是禅,官满更归何处去,香炉峰在宅门前。
苏轼:忧喜相寻,风雨过、一江春绿。
韦庄《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却愁宴罢青蛾散,杨子江头月半斜。
王令《春游》: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
姚鼐:燕关秋气联吟袂,江寺潮声接卧帏。
李木庵:一自辽阳弃瓯脱,燕关不固胡尘越。
顾炎武:吴口拥橐驼,鸣笳入燕关。刘长卿:楚水日夜緑,傍江春草滋。
苏轼:楚水别来十载,蜀山望断千重。
赵善庆:暮靄西收,楚水东流,烟草替人愁。
唐孙华:烈日已应惊蜀犬,炎云惟是喘吴牛。
刘商;身骑吴牛不畏虎,手提蓑笠欺风雨。
陆游:典琴沽市酿,卖剑买吴牛。
陈维崧:阳乌酣战,身似吴牛偏易喘。
陆游:试笔书盈纸,烹茶睡解围。
《江南靖士诗稿·客来》:客来正月九,庭迸鹅黄柳,对坐细论文,烹茶香胜酒。
元稹《茶》: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无名氏《四不如酒》:
莫买宝剪刀,徒费千金直,我有心中愁,知君剪不得;莫磨解结锥,徒劳人气力,我有肠中结,知君解不得;
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红炉火,炎气徒相逼,我有两鬓雪,知君销不得;
刀不能剪心愁,锥不能解肠结,线不能穿泪珠,火不能销鬓雪;不如饮此神圣杯,万念千忧一时歇。
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张祜:相逢青眼日,相嘆白头时。
王安石:青眼坐倾新岁酒,白头追诵少年文。
方文:少年同学惟青眼,易世相逢已白头。
权德舆:客愁青眼别,家喜玉人归。
杜甫: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司马光:呼儿取次具杯盘,青眼相逢喜无极。
王昌龄:勿听白头吟,人间易忧怨。
邵雍《观春秋吟》:堂堂王室寄空名,天下无时不战争,灭国伐人虽恐后,寻盟报役未尝宁;晋齐命令炎如火,文武资基冷似冰,唯有感麟心一片,万年千载若丹青。
王维《扶南曲歌词》:
翠羽流苏帐,春眠曙不开,羞从面色起,娇逐语声来;早向昭阳殿,君王中使催,堂上青弦动,堂前绮席陈;
齐歌卢女曲,双舞洛阳人,倾国徒相看,宁知心所亲;香气传空满,妆华影箔通,歌闻天仗外,舞出御楼中;
日暮归何处,花间长乐宫,宫女还金屋,将眠复畏明;入春轻衣好,半夜薄妆成,拂曙朝前殿,玉墀多珮声;
朝日照绮窗,佳人坐临镜,散黛恨犹轻,插钗嫌未正;同心勿遽游,幸待春妆竟。
典故
1.蜀犬吠日:古蜀地区,多雨,多雾,常年阴天时候多,很少看见太阳。一旦有太阳,蜀地那些狗就会对着太阳狂叫,后来人们用“蜀犬吠日”比喻少见多怪。
2.吴牛踹月:古代吴国地区,夏天湿热,耕牛一遇到热天厩踹粗气。见了月亮,当成是太阳,也会张大嘴踹粗气,后来人们用“吴牛喘月”比喻因疑心而害怕,或者是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判断能力。
3.青眼有加: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傲然处世,放荡不羁,不拘礼俗。身处乱世,他不轻易品评别人的善恶,而是用青白眼来看他所喜欢或厌恶的人。据说他从不正视那些崇尚虚伪礼法的达官贵人,经常以白眼相视。
阮籍的母亲去世时,嵇喜按着礼俗前去吊丧,阮籍不喜欢他,以白眼看他,弄得嵇喜很尴尬,悻悻而归。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后,抱着琴去拜见阮籍,阮籍非常高兴,以青眼(即黑眼)正视。
后来人们用青眼、青睐、青盼、垂青来表示对人喜爱或器重。
4.卓文君和《白头吟》: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不说人尽皆知,起码也是家喻户晓。说司马相如凭借一曲《凤求凰》成功俘获家人芳心,带着卓文君私奔了。为了生计,文君当垆卖酒,最后文君的父亲实在丢不起脸,送了银钱。
后来司马相如被汉武帝召去长安,高官厚禄,却没接文君去长安。外面的花花世界迷了他的眼,他开始放飞自我,想抛弃糟糠妻,想纳妾了。于是写了一封信《两地书》,只有十三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聪慧的卓文君秒懂司马相如的言下之意,思及曾经恩爱的过往,不想轻易放弃,回了一首《怨郎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三、四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男人混账起来,那还看得到这些,司马相如并没有回心转意,反而在人前佯装落泪说:“不是我无情无义,实在是你名节不全,我是朝廷命官,不可受人诟病啊......"
文君由此死心了,君既无心我便休。写下《白头吟》和《诀别书》,与君相决绝。
《诀别书》: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如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据说司马相如看到这首诗后,幡然悔悟,高车驷马接了卓文君去长安。故事到此算是喜剧结束。
不过我还是觉得司马相如是个渣男。
当然,也有人说这两首诗不是卓文君所写,只是后人牵强附会而已。
5.马迁修史记: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的巨著《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形式。
《史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与司马光《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6.孔子作春秋:孔子,春秋末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根据鲁史修订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其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人称春秋笔法。
7.适兴子猷常泛棹:王徽之,字子猷,书圣王羲之第五个儿子,东晋黄门侍郎。他生性爱竹,家居会稽。与学者、画家、雕刻家戴逵(字安道)是好朋友。
一次夜上下大雪,他忽然想念远在剡溪的戴安道,便乘夜坐小船去访,花了足足用了一夜才到戴家,却没进们又掉头回家了。旁人觉得很不解,为他为何到了却又不见朋友,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8.思归王粲强登楼:王粲,字仲宣,西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山阳高平(今山东省邹县西南)人。少有才名,曾投奔荆州牧刘表,未被重用,羁留荆州达十五年之久,一次偶然的机会,登江陵城楼,因怀旧思归有感,写下《登楼赋》,述其进退危惧之情。后来常作为文人思乡、怀才不遇的典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