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读书就够了》深度解读

作者: 生活范007 | 来源:发表于2018-02-26 21:33 被阅读532次

    弗兰西斯·培根说:“有些书可供一赏,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有的书只要读读其中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三毛女士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你是怎么读书的呢?是为了消磨时间,还是学知识呢?求学期间我们读书的目的都是围绕着考试而展开的,而成人读书目的却可以有很多。一部人大学毕业后再也没碰过任何书,有一部人是不知道怎么读书,我是读了不少书,确还不会读书,我的每一本书我总想把它看完,然后做笔记输出。我的笔记只是摘抄原文中的精彩段落,费时费力也没有啥效果。赵周老师指出了成人读书的三个问题:

    1、没时间、没精力——压力与学习的矛盾

    2、看不懂记不住——搞错学习主体

    3、看不下去——不明学习目的

    赵周老是拆书帮创始人,人称帮主,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邀专家,《经济观察报》、《销售与市场》专栏作家。赵周老师创立的拆书帮在全国有42家分舵,700余位拆书家,覆盖全国40多个城市,每周深度影响数千人的阅读方式。

    《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我看了两遍,我收获很大。这本书的关键点是:1、总结提炼:琢磨原文中某些片段的意思;2、对己反思:想一想生活中与书本内容的相关经验有哪些;3、提出行动:结合书中的内容和对自己经验的反思,想想有什么是值得应用到未来的生活工作中的。

    高级经济学家斯蒂芬·格林(Stephen Green)说,每个人都生活在变化中,但其他国家的变化速度赶不上此刻中国人所经历的变化速度。根据他的计算,1个“中国年”等于4个“美国年”。换句话说,中国人的生活变化速度是美国人的4倍。在极速变化的时代,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就是把有价值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这种能力。

    经研究只有职场能力可以实现指数级增长,最终帮助个人升值,赵周老师拆书的原则就是找知识点有效地学习,并联系自己的经验,设想日后的应用,而且会在应用后“复盘”,如此循环。

    使用便签法拆书能把一本30元的学以致用类书,读出3万元培训课程的效果,具体是这样操作的。

    拆书法解读:

    用有效的方法,解决读书中遇到的问题,使读书有意义。

    拆书目的:

    1、从知识或信息中学习

    2、从经验中学习

    拆书工具:

    1、3种不同颜色的可以反复粘贴的便签纸,掌心大小为佳。

    2.一组多色指示标签。

    3.一支笔

    3种不同颜色的便签,分别用来做3类笔记(I、A1、A2):第1类拆解(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第2类拆解(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第3类拆解(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拆书步骤:

    第一步,拆书法的适用边界是致用类的图书。确定你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某方面的能力,解决具体的问题,并能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用上。

    第二步,用较快的速度阅读,遇到书中的理论、建议、观点或者较难理解的地方时,先问自己一个问题:这对我有多重要?

    第三步,在I便签上用自己的语言简要重述相关信息,也可以是总结自己得到的启发、有价值的提醒。写好后贴在相应的书页。

    第四步,针对书中的某个信息,问问自己有没有相关的经历,是否听说或者见到过类似的事情,写在一张A1便签上,贴到I便签旁边。

    第五步,规划今后如何应用。尽量先考虑应用的目标,再写下达到目标应实施的行动。写在一张A2便签上,也贴在书页上。

    第六步,在贴了便签的书页旁,贴一张指示标签。提醒自己这一页有自己的学习资料。

    第七步,看完一本书后,把所有的A2便签拿出来贴在冰箱或墙上,提醒自己落实行动。

    注意事项:

    3张便签的写作标准分别对应重述知识的标准、内化知识的标准和应用知识的标准。

    拆书法核心环节(RIP):

    Reading阅读读书片段 +

    Interpretation拆书家引导促进+

    Appropriation学习者拆为己

    拆书与培训的区别:

    成人更多的受到内在因素(希望解决问题、增加能力和自我实现)而非外在因素(考试、考核、证书)的驱动而学习。

    图书=核心知识+书面表达

    培训=核心知识+口头表述+I

    图书+I=培训

    I(引导促进)=以学习者为中心+激活经验+促动参与+催化应用理解知识

    反思=知识+个人经验

    体验=应用知识

    A(拆为己用) = 体验+ 反思

    《这样读书就够了》深度解读

    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的生活不值得过。经验是重要的学习资源,但若不加以“明觉精察”,经验就不可能变成智慧。反过来说,若能提升反思和提问水平,那么每次遇到问题都是一个很棒的学习机会。

    在付费知识如此火爆的今天,你可以选择听书学习吸收二手知识,但我更希望学习拆书法自己拆书学习实用类图书。我是一名卫生系统的工作人员,我需要学习一些实用知识,用赵老师的方法,我可以建立一个知识体系,将知识整合打磨技能,能更好的工作。

    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首先是内在的修炼,随之才能产生外显的效用。有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者在以下三个方面会有所提升,而且会不断提升。

    第一个方面,引导表达升级的思维,尤其是成长思维、批判思维和系统思维。

    第二个方面,从零到一成为专家的能力。

    第三个方面,待人接物的智慧。

    搭建知识体系框架的思路

    一从问题出发。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去追问反思,去咨询请教。

    二是从点到网。针对同事的经验之谈、部门总结的实战技巧、网上看到的短文贴士、翻书得到的名言警句……进行分析和整理,写出一些便签,日积月累,自然会有榫卯合缝的对接信息。

    三是从网到点。精心挑选特定领域的一本书,认真梳理这本书的框架体系。

    职场人最需要聚沙成塔式的知识管理。打造出自己的知识体系,能用于解决问题、提升能力,有助于深化思维、升级表达和成为专家。

    拆书帮的理念“把图书的知识拆解为你的能力”,但最终能不能正确的拆解一个断片然后将正确的应用于生活和实际工作中还是需要大量的练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样读书就够了》深度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lu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