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非常重要的新闻事件,我们收到的稿子只能说是一个“半成品”,作者只是把时间内容匆匆列上就发了过来,语言颠三倒四,事情也没有说清楚。作者说是怕耽误了报道,就匆匆忙忙地交了上来。结果还是耽误了报道,而且耽误了更长时间。稿件得重新写,编辑还是帮着理清思路,核实细节,人力反而加倍。
新闻稿发表后,我问作者:“你对自己的第一稿满意吗?”作者回答是“不满意,但是着急。”
自己不满意的稿子,或者说急就章没有修改完善之前,不要交出去。我们只是编辑,看到一篇不满意的“草稿”第一反应是联系作者修改完善,如果领导呢?下次还敢用你吗?
每一篇新闻稿,哪怕是最短的简讯和标题新闻里,都默不作声地体现着我们的工作态度;每一篇新闻稿,都体现着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所以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新闻当然要快,但是我相信没有编辑会着急到要一篇看不明白的“草稿”,比起翻来覆去的联系、沟通、修改,编辑们肯定想要一篇思路清晰、精炼优美的文章。
写好新闻稿后,多修改几遍,事实确认无误、文字表达到位后,再发出去,这也是每一个通讯员需要培养的良好工作习惯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