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僧刚出家的时候,啥都不懂,每天听到撞钟就起床,见到和尚就磕头。浑浑噩噩,傻傻呆呆
每天除了照看香火和洒扫庭除之外,视野里再无别的东西。
久而久之,我的小心肝就开始慌起来了,我可不想一直这么蠢萌的活下去,我希望找一个能够让我不在蠢萌下去的地方。于是师父的闲谈中,来客的言语里,我都在留心有没有一个可以让我升华的地方。
直到有一天,我的一个师叔告诉了我一个高大上的机构:佛学院
那里有好多好多的书,很大很大的房子,有电脑,有空调,有很多我从未接触过的东西
当然了,最多的,还是一个个皎若玉树临风前的学僧。
听说哪里的出家人和我们这山沟里的都不一样,说的是普通话,喝的是赵州茶。并且谈吐优雅,文质彬彬。与之相交,宛如春风朴面
听完后,我心中一颤:我不就想成为这样的人吗?
师叔呆了两天就从我们的小寺院离开了,但佛学院三个字却深深的停留在了我的心里,我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去哪里读书,学习,长大!
然而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我师父的时候,他却毫不留情的泼了我一盆凉水:那地方的和尚都很坏,很滑头,都是骗子。你跟他们呆在一起的话也会变坏的,你还是老老实实带在庙里好好念佛吧!
我周围几个长辈也都纷纷表示出了这样的意见。
可他们越说我越觉得不对劲,越觉得呆不住:就算是老实念佛,我也得知道佛是什么吧!
于是,在我十五岁那一年,我离开了生活七年级小寺院,来到一所佛学院,并且成功的考入了本科一班。
来了之后,我心头立马涌上了一阵狂喜:我来对地方了!!
巍峨的大殿,庄严的佛陀,青砖红瓦的学校,衣袂飘飘的僧人,这里的一切和我希望的完全吻合,甚至超出了我的希望。
我即将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里的一份子。
我由衷的感到高兴。
时至今日,我已经在这里度过了一轮春夏秋冬,整整一年。
但这份高兴不到没有减退,还随着时间的流淌知,滚雪球般的越来越大,成为我成长动力和营养。
我现在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当初的任性了,但却异常感激自己当年上佛学院时的任性。
如果我听了那些“过来人”的话,老老实实的呆在寺院,我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困惑,迷茫,蠢萌的不忍直视。
所以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千万不要相信过来人替你做的决定!
万一人家就是随便说说的呢?等你后悔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跑的动,你却玩不起。
或者说先不考虑自己会不会后悔,就在那些所谓的过来人中,又有几个是真正过来了的呢?
岁月是否给一个人留下智慧,完全取决于这个人本身是否拥抱和觉察了岁月。不然就算你活了一万年,也只是一块没见过世面的化石而已。所以,不要觉得过来人就是上帝的化身,可以解决自己的所有苦难。
而我们之所以愿意去听去问过来人建议,一是因为自己懒,懒得自己去寻找答案,二是因为怕,怕自己寻找答案会撞的头破血流。
因为我们这些脆弱的小白又懒又怕,于是乎过来人就成了我们生活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当我们表露出迷茫与困惑的时候,他们便似磨刀霍霍向猪羊般围拢过来,张牙舞爪,唾沫横飞。不把你修改成他们想要的样子,誓不罢休。
我并不是说过来人的话不要听,而是因为人心如面,各不相同,有的怕冷,有的却喜欢寒冷
不考虑人的差异,环境的不同。一味地听取别人的经验,只会令自己万劫不复
孟子曰: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自己做出的选择,坚持下去,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会开阔我们的心灵视野,丰富我们的生命体验,令我们受益终生
现实中我们遇到的过来人,面目往往千奇百怪,但无论什么人,对你的建议都只有两种:放下去,或拿起来。
放弃并不一定不对,拿起来也不一定对,二者的对错取决于这件事本身对错。
那么什么是对的事?
在我看来,能够实现自己价值,舒服别人身心的事,就是对的,就是我需要做的。
反推过来,错的事会令我们糟蹋自己,恶心别人。
如此一来,就清晰了——支持你鼓励你,帮助你做对的事的过来人,你一定要对他们感恩戴德,顶礼膜拜,因为,这就是传说中的贵人啊!
而那些泼你凉水,放你底气,告诉你前面前方高能,有虎有狼,小孩子别瞎折腾的“过来人”我劝你有多远离多远。
因为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往前走的话如果失败,并不代表死亡,还可以爬起来并获得成长继续走下去,但成功,却可以获得伟大的成就和基由此产生的成就感。
有时候置之死地真的能后生。也只有置之死地才能后生。
每个人生下来都在观察世界,从中并从种种印像提炼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且立即开始捍卫,人们爱自己的观点就像爱生命。因为这些观点是他对万物的独有解释,也是他和万物之间的唯一联系。
他觉得如果他的观点被击破,他觉得自己会对整个世界失去控制,世界会抛弃他的。
但其实那有这回事呢?
无论是谁,都不敢叫嚣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是绝对正确纯圆独妙的,我们每个人对世界的看法都是有问题的
我们都需要世界学校中冷冰冰的现实老师毫不留情碰撞、撕裂我们那些错误的、脆弱的观点才能得到新的、更为正确一些的观点,从而得到成长,或者说小则成长,大则新生。
这又要看情况而定。
那么对待那些阻止你成长的人你应该怎么办呢?
敬而远之呗
你以为听从内心很困难,其实不听从更困难。去经历 一切你想经历的吧,它们肯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未来那么模糊,又有谁能真的能帮你把得失都算尽呢?
所以,希望大家可以把生活的主动权和生命的选择权都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不要再问过来人该不该过去,只问该怎么过去。他们也只有在指路上有一点点发言权,但绝对没有任何资格替你做决定。
这是一个“功不唐捐”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你做的每一件事,每一步路,都做数。
因为迷信和盲从而被坑害了的人,都是活该的,因为你懒啊!!
他人的经验就像脱水的蔬菜(原本指脱水的食品),通过榨取,我们一眼就能看清楚整个事物或一个问题的脉络。
没错,它就是简单、高效、更有知识性,在知识中,没有什么比经验和套路更令人得之如获至宝的了。
因为节省时间、避重就轻,是人类的天性。天性是不经大脑选择的,我们天生就容易被这样的事物吸引眼球。
但人生漫漫,比起经验和答案,我们其实更需要问题,和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起来,前二者确实可以帮助到我们,但不能令我们获得成长,但后两者可以。
他人的经验和建议再好,也是从主观出发而 得来的,这是他人经验和你天然的,不可逾越的一道鸿沟。
更何况长辈的经验是从他们的经历中总结出来的,可他们的经历会原封不动的重演吗?绝无可能吧!
那又何必奉他们的话为金科玉律呢?
正如王小波所说:人类本身也有自己的限度,但是当人们一再把手伸到限度之外,这个限度就一天一天地扩大了。人类在与限度的斗争中成长。他们把飞船送上太空,他们也用简陋的渔具在加勒比海捕捉巨大的马林鱼。这些事情是同样伟大的。做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的人都是英雄。而那些永远不肯或不能越出自己限度的人是平庸的人
神舟上天,蛟龙入海,我们的国家就一直在不断挑战着能力的限度和认知的边界,并从中获得了无数的资源和经验,才有了今天这个美好的社会。
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无故的给自己设限呢?
另外还有些话长辈着也没有什么不对,什么岁月静好、做人如水,一切都是浮云。
这是人家的认知积累的结果,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感悟和看法。
但年纪轻轻的你又有什么资格说这种话呢?一口一个心情自然凉,开心就好,好个毛线啊好?
我最反感他们的一点就是因为;他们在对从来没有拥有过的东西否定价值,又对从来不具备的品质妄下论断。
除了意淫和自我麻痹,我想不出更好的词语来形容这种状态。
四十岁之前谈什么岁月静好,都是自己对自己耍流氓。
小白们对于一些影响力很大的,看上去很牛逼的书籍和论调也要留心,人与人千差万别,普世的理论和价值观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可能是点拨,也可能是误导。望理论结合实践,慎思笃行,不要凌乱。
总而言之,无论是从书中学习经验还是在长辈身上汲取经验,都一定记得带上脑子去听,去看,去学,不然就好比吃饭不带碗,看的再热闹也 只能饱眼福,因为说食不饱啊!!!
赵家十万长平骨,误在将军读父书,
你需要的不是答案,而是提出更多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