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留学的时候,有一个现象让我非常感触。华人家庭,无论来自中国大陆还是东南亚,即使是偷渡客,即使家里再穷,也要想方设法勒紧裤腰带让小孩去上学、去读书。阿拉伯移民的小孩,吃政府的社保,整天在街上瞎晃。所以华人家庭,很多人一两代人就能够在当地立足,从社会底层,进入一个不太坏的行列,但阿拉伯移民却很少比例有这样的改变。
想到这个忘事,是因为最近,看到网络、书籍、周围的人,都在讨论,在当今这个中国社会,读书还有没有(卵)用。很多人都说,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拼爹的社会,阶层分化已经产生了,通过考大学,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年代过去了,读书没用了。但我刚看到这个说法的时候,真的很惊讶(请原谅我的不喑世事),因为我原来一直以为:读书,已经是我们华人文化圈传统里,融进我们骨髓的一件事了。原以为它已经是一个我们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的一种宗教信仰了。真没有想到,这个信仰,如今也似乎在崩溃。
或许是因为两种思维作怪,导致了这种信仰的消退吧!
第一是功利思维。
做什么事情,一定要看,这件事情有没有所谓的“意义”。“意义”是比较文雅的说法,说到底,还是"利益“。比如,读书能不能带来财富,如果能够带来,那就去读书,如果不能带来财富,那就让书本滚蛋。在投入与产出之间,建立直接必然的关联。如果没有关联,那就不去做这件事情。
可惜,财富与付出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对关系。甚至很多时候,越想得到一个东西就越得不到,未盼却在手。太功利,算来算去,最后算到的还是自己。
第二是从众思维。
别人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别人炒股我炒股、别人买房我买房,别人说,中国的社会分层了,读书不能改变命运了,我也就不读书了。心里总想着,要死大家死。自己却不知不觉的当了韭菜、成了房奴。
这两种思维能够有市场,真的是可悲啊!有这样思维的人,说得不好听点,完全把自己当成了任社会摆布的蝼蚁。
所以,我经常在想,在当今这个社会,如果我们觉得大环境让人无能为力,那与其自爆自己,不如做一些自己可以把握的事情,比如读书。
文笔不好,见笑见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