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咨询的复盘
晚上的咨询我们要讨论什么
- 完美主义,自己对于灾难性结果的害怕。
- 必须化、灾难化、二极化的思维陷阱(以及绝对化极端化)
- 图景的实践,如何激发动机与情绪
- 目标与成果的区别,如何制定计划,进行时间安排。
- 如何找到人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
当然,我们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完全一个一个讨论完,就按照顺序处理就行。另一方面更加重要的是,自己看一看在主动的聊天下,这个咨询师是否会给我足够的收获。其对于chatgpt有什么不可替代性。
结果怎么样
整体上,咨询师用了5分钟,来让我举例影响的来源,然后用15分钟明确现在具体出了什么问题。
然后用了8分钟简单尝试了2种思路与方案。
最后用18分钟来讨论如果博士无法顺利毕业到底有什么后果,是否自己可以接受,到底恐惧害怕的是什么。之后的10分钟 讨论如何面对这种情绪和恐惧。
我的收获是什么
- 帮助自己梳理清楚了日常的事情上,症状与问题是什么。有了一个比我原来认识更好的一个比喻,将原有核心领域的认识扩展到了一些以往没有想到的现象上,比如说沉迷手机。
但也是在自己有了核心领域的认识上,通过对于其它现象的联系与提问,让我们意识到了原来那种模糊的感受,到底是有什么深层的联系。 - 帮助自己梳理更清楚了对于人生重大选择的恐惧,到底是在恐惧什么,有什么具体的结果还是一种感受。那么最恐惧不能接受的是什么。帮助自己进一步理清了自己恐惧的是自己能力不足,不能有效面对人生的难题。
其优势与长处在什么地方
- 善于提问与引导。相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帮助别人理清自己的问题与情况的倾听者。
- 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范围,能够让我们坦诚相对放松的去叙述我们的问题,理清思路,通过别人的视角发现一些注意不到的细节。
- 能够对于我们的表达与交流,给出一个很好的示例,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其缺点与不足在什么地方
- 花了太长时间进行引导和倾听。也许理不清思路的人很需要这些,但是对于我来说,平时就已经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在梳理与分析上,即使效率并不是很高,并且也有自身思维盲区,但是一周50分钟还是太短了,收获太少,完全赶不上自己的进度。
- 核心时间都在引导上面,对于我期待的不同视角的碰撞太少了,以及我希望看到别人其它成功的方法与案例,具体的实践细节以带给我启发。这些我都看不到
- 其知识体系陈旧,老一套,并且没有什么给我惊喜的东西。
- 也许在之前,我们需要一个倾诉和支撑的环境,一个固定时间的交流对象,帮助我们理清问题。但是我们现在进度更快,对于信息密度要求更高,所以现阶段已经不适合了。而且其相对于其它的聊天也没有什么不可替代的部分。
- 其优点在于其引导和表达的方式,我们需要学习。已经不是最开始心理咨询的帮助了。
总结
其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善于引导和倾听,我们在交流方面非常需要学习做到这样,最大的缺点是这个占了太多时间,信息密度和新鲜的信息并不足。
所以,下次再给一次机会,没有什么惊喜就结束了。
下次更注意学习其交流和表达的方式。对于知识内容的期待并不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