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弘丹21天零基础写作训练营教育婚姻育儿
做到这两个关键,让你的亲子共读越快乐

做到这两个关键,让你的亲子共读越快乐

作者: 孩提之童 | 来源:发表于2018-10-18 21:34 被阅读20次

前几天孩提之童去旁听的一场教育讲座,主讲人说到的一个关于高考改革的信息。

十九大会议公布在2020年将对高考进行改革,作为主科的语文、数学、英语都做了改革。其中语文科目在教材进行了大增幅的改革,不仅增加了更多掌握内容,也对孩子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孩提之童特别注意到了主讲人提到,这次改革将亲子共读纳入到语文教材中。

当我们去反观中国教育时,会发现它的短板之一是出现在家庭中。所以将亲子共读纳入到教材中大概也是出于这一方面的考虑,希望提高家庭教育环境的质量,来拔高孩子教育质量。

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在高考中搏击一弹,但能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光辉作用,实际上源于前期的积累。

所以对于阅读习惯的养成,孩提之童认为,我们应往回追溯到幼儿期, 因为孩子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是在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打地基。阅读能力的发展也是一样的,因此培养阅读能力应从早期给予重视。

而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亲子共读(语文教材改革提出纳入亲子共读,回归到了早期阅读培养的模式。)

现在家长们也都意识到亲子共读对孩子的影响力,所以我们会越来越多的发现“亲子共读”的概念在更多家长的意识中出现并付诸行为去实践。

但在实践中,身边不少的家长朋友们都向孩提之童纷纷吐槽,对于亲子共读这件事,他们真的是“有心无力”。熊孩子各种不配合,该怎么破?

通过了解会发现不配合的原因,有可能是选书方向不对,有可能是阅读环境不佳,有可能共读方式错误等等造成的。

针对于孩子为什么不喜欢阅读,孩提之童在前几期的文章《亲子共读:为什么你的孩子不喜欢阅读》中为大家分享了进行共读的技巧及方法。有需要的家长们也可以返回往期文章进行温习。

那么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的是我们如何从孩子年龄发展特点来看待亲子共读这件事。

在这为大家分享两个黄金句。

黄金句一:0-3岁亲子共读,其乐融融是关键。

在3岁前我们给孩子讲绘本,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一个体验。孩子一段时间里迷恋同一本书,重复的看相同一本绘本。

幼儿期的孩子对“重复”有着成年人难以理解的热爱。在重复的过程中他们会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和满足感。因此在进入独立阅读阶段之前,绝大部分的孩子都要经历重复听故事的阶段 。而且如果家长留意下,会发现那些本身就带有“重复”特点的故事更是会得到他们的喜爱。

因此我们在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顺应他们即可。不必和孩子讲道理或是为不更换绘本而较劲。

同时这一阶段,家长也困惑一点孩子大部分时间为什么不能乖乖坐下来听故事。我们从孩子注意力发展特点角度来考虑,3岁前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只有3-5分钟。对于刚刚进行阅读熏陶的孩子来说,要求他们一下子从自由行动的动态模式转入静态模式,有难度。

也就是说刚开始让他们乖乖坐着听,大部分孩子很难做到。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孩子游荡走,其实家长不必太过于着急。只要孩子身处阅读环境,即使处于游荡式,他的听觉仍系统仍然在接受信息。对于本阶段的亲子共读,我们更强调孩子及家长的情绪体验。体验阅读的快乐和趣味,其乐融融最关键。

黄金句二:3-6岁亲子共读,分享交流是关键

在给这个阶段的孩子讲故事,家长会发现他们是个提问高手。因此家长的困惑又来了,到底是停下来回答孩子问题还是继续讲?

首先我们要注意到的是随着阅读时间的积累及孩子的成长。他们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及注意力都在发展。当具备这些能力后,他们表达及探索欲望也就强烈了。

因此孩提之童的建议是,停下来和孩子进行交流,可以是分享、可以是探讨、可以是启发,总之满足这个阶段孩子的需求。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去启发孩子,可以去完善他的表述。

另外想要分享的一个就是很多家长认为绘本需要一次性讲完,否则担心会影响到孩子听一个故事的完整性。实际上讲绘本是很灵活的,也就是说是可以进行随机调整。因为当孩子有疑问时,他关注的是当下他所发现的这个问题。如果你不进行回应,他的关注点便会一直滞留在这个问题上。自然对于后面的故事内容也不会在意。

这个阶段孩子会很喜欢双向互动的方式,分享交流很关键。

                                                        -END-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到这两个关键,让你的亲子共读越快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fe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