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民广场随笔散文散文
家乡,情归何处,路归何方?

家乡,情归何处,路归何方?

作者: 青子私语 | 来源:发表于2021-03-07 01:01 被阅读0次

            写这段文字时,忽然感觉自己虽谈不上老,但也有了把年纪,每每看到电影等艺术作品,经常会回望和纵向审视过去,觉得自己与影视作品里的时光既隔着千山万水,又身处其中,因为我已从艺术作品的旁观者已然变成了艺术作品生活的经历者,艺术作品经常会变成我的时光穿越机,我就这样忽明忽暗,深一脚浅一脚漫步在过往的街道上,过去的我迷茫地猜想着现在的我,现在的我理性中带着感性,不由自主地思虑着过去的我。

            看《我和我的家乡》,笑中带哭,哭中带笑,两个多小时我眼泪婆娑,鼻塞不通。很多的情节让人恍恍惚惚中回到过去,家乡,曾经让人不顾一切地逃离,如今让人情不自禁地牵挂……

            上周看了学生题为“他们还有乡愁吗”的一篇剪报,我还跟学生说我不赞同此文的观点,现在的孩子怎么就没有了乡愁,当他们有朝一日离开上海奔赴他乡时自然乡愁就产生了,他们的乡愁不能等同于他们父母的乡愁,他们父母的乡愁在外地,他们的乡愁在上海,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籍贯,不了解祖籍所在地的风土人情不也是很正常的事吗?乡愁,愁也,情也,没交集何以生情,又何以有愁?但今天看完电影,忽然理解了此文作者的观点,或许他也像我一样的是一个已离开家乡多年的游子,看完电影后情不自禁由己及人地感慨一番。

            乡村是静谧的、美丽的,但我们的乡村老了,已进入风烛残年,不管是中年打工者挣钱后扬眉吐气地翻新老院,还是第一代吃着公粮扎根城镇的垂垂老者,为叶落归根而盖的新房,任凭怎么翻,怎么新,怎么修,怎么盖,都掩盖不住乡村的暮气,就如同耄耋之年的老人,任凭你加盖新衣,但终究遮盖不了他衰老的容颜和几近衰竭的躯体。每每回村,新面孔很少,旧面孔减少,村头永远石化似的保留着我离村时乡亲们言笑晏晏的画面,只是主角越来越老,也越来越少。曾几何时,村里只有男人农闲打工,再过些时候,男人不分农闲农忙,再过些时候,女子也外出打工,再过些时候,城镇化开始,集中办学,好的资源都集中在了城镇,青壮年男女开始举家搬迁,他们丢弃了千百年来农民爱地如命的传统,一个个奔走在了机械化的流水生产线上和异军突起的服务业上。于是,这个时代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越来越少,农民不再是农民,农民变成了农民工。

            这个时代农民的出路通常有两条,第一是低成本地把自己由农民转变为农名工,第二是通过勤学苦练,十年寒窗把自己变成城里人。我们经常把蒲公英飘散四方比做子女扎根四方,吹散了就很难再收回,其实,离家外出的游子对于家乡又何曾不是这样,想当初为了出人头地,为了跳脱农门,为了逃离家乡,我们是何等的拼尽全力。这种情形符合人往高处走的奋斗哲学,但却不符合知恩图报的美德,说实话,这是个相当矛盾的话题。记得在若干年前曾看过一篇大意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文章,文章认为职业教育可以为当地建设培养人才,大学教育容易导致人才的流失,读了大学开了眼界,任凭谁都不再愿意回到生他养他却贫穷落后的农村,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又有点因噎废食,表面上促进了当地经济,但却阻碍了大局的发展。

            这么一来,由小到大我们似乎一直得考虑“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我想爱国情怀和乡土情结应该是首要要考虑的。他乡的游子也不必自责,只要我们尽自己所能干好本职工作,就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就是为家乡发展献上了一份力量。

            农村的变化是参差的,有的快,有的慢,快的已经做到了农村人才的回流(无论大家怎么为范老师创设情境,再现最后一课,终究还是一切回不去了,这个小山村已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范老师所教的学生大多都没远走他乡,他们留在了家乡,家乡留住了他们,他们因地制宜开发了自己的家乡),慢的还处于半空心状态,不快不慢的正处在激变中,希望多涌现一些像乔树林和沈书记一样,办事执著而又富有深沉乡土情结的非凡人物。农村问题、农民问题的解决,似乎还得从根本出发,利用农村有限资源因地制宜,靠别人的地盘去打工,终究会走向不农不工、没有归属感的两难境地,在城里城里人不认可你的身份,在农村你不认可自己的身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乡,情归何处,路归何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je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