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趣味历史简书历史专题精选海爷解道
秋瑾就义前提出三个条件,李钟岳准了两个,为何第一个却死活不同意?

秋瑾就义前提出三个条件,李钟岳准了两个,为何第一个却死活不同意?

作者: 挚守静笃 | 来源:发表于2019-08-08 22:25 被阅读80次

(这是我在悟空问题上回答的一个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秋瑾就义前提出三个条件,李钟岳准了两个,为何第一个却死活不同意?-悟空问答

秋瑾就义前提出的条件,李钟岳只准两个,有一个坚决不同意。似乎李钟岳是坏人,但事实是,李钟岳曾竭力想救出秋瑾,但因上级反复逼迫而不得不杀了秋瑾。秋瑾被杀后,李钟岳整日难安,在秋瑾就义后百余日自杀身亡。李钟岳不同意秋瑾的第一个条件身不由已。

我们先来看秋瑾就义前究竟提出了三个怎样的条件,李宗岳准了哪两个,为什么要准这两个?

秋瑾提出的三个条件是:

写一封家书;

行刑后不要枭首;

死后不要剥去衣服。

这后两个条件是秋瑾作为女性的尊严。可是在清王朝看来,她是要谋反,所以这样的要求其实是不能满足的。

同时为了威吓百姓,封建统治者针对女性谋反者还专门要剥去她的衣服来达到羞辱的目的。

但李宗岳未向上级请示,当场就答应了她的后两条要求。李宗岳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原来李宗岳一直仰慕秋瑾的和气节,以他为榜样,并在秋瑾暴露后竭力保护秋瑾。

李宗岳是山阴县令。当时秋瑾就在山阴县任大通学堂督办,李宗岳就经常以她的诗句“驱驰戎马中原梦,破碎山河故国羞”来教育自己的儿子。

在秋瑾暴露后,绍兴知府贵福,立即就命令李宗岳查封绍兴的大通学堂。李宗岳对贵福说,大通学堂并没有越轨的行动,不能够用武力摧毁,所以准备暗中调查再决定怎么办。以此来拖延时间,以便师生们逃走。

但秋瑾以“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为理由拒绝离开大通学堂。李宗岳在贵福的压力下,不得不逮捕了秋瑾。

两天后(1907年7月14日)的下午,贵福持浙江巡抚张曾扬的“就地正法”的手谕,要求李宗瑞立即杀死秋瑾。

李宗岳已“证据两无,安能杀人”的理由据理力争,但未能成功。

到第二天凌晨三点,已无法再拖延的李宗岳只好对秋瑾说:

余位卑言轻,愧无力成全,然死汝非我意,幸谅之也。

说完后泪如雨下,身边的人也感觉极为伤心。

同时对于秋瑾提出的三条,未经请示就很快的答应了前面的两条。

那为什么李宗岳不答应他的第一条呢?

首先,不让秋瑾写家书,是为了不连累到其他人,特别是秋瑾的家人。

我们知道秋瑾为了不连累家人,在参加革命之初就声明脱离了家庭。

因为李宗岳知道自己的身边都是贵福的人,自己也处于被监视的状态。秋瑾的这封信一写,不管是写给谁,都会被贵福他们知道。最稳妥的方式就是不写。

其次,李宗岳没有时间,也没有单独的机会给秋瑾写家书。

李宗岳从收到贵福要求处死秋瑾的命令,到贵福规定的时间只有两小时,而秋瑾提出写家书时只有一小时了。

这短短的时间里还有贵福的人在监视着,所以根本没办法答应秋瑾的要求。

就这样,李宗岳三天后就因“庇护女犯罪”被革职。革职后的李宗岳,整日闷闷不乐。

虽然杀死秋瑾,非他自愿,但他整日念叨: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可见他对秋瑾的事充满愧疚。

1907年10月29日上午9时,他在家中自缢而死,让人遗憾不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瑾就义前提出三个条件,李钟岳准了两个,为何第一个却死活不同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tq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