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行为心理学笔记,正惩罚的应用?

行为心理学笔记,正惩罚的应用?

作者: 落雨眷恋 | 来源:发表于2019-02-15 09:43 被阅读12次
图片来自网络简书App

正惩罚是依照问题行为的发生,提供厌恶事件,从而使问题行为未来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在正惩罚程序中主要使用两类厌恶事件:进行厌恶活动和施加厌恶刺激。

一、进行厌恶活动

厌恶活动是可以作为对其他行为起惩罚作用的行为。当事者会试图避免或逃避从事这种厌恶活动,结果变化代理人将不得不经常使用身体引导迫使当事者进行厌恶活动。当把进行厌恶活动作为正惩罚物时,变化代理人指导当事者依据问题行为的发生立刻进行厌恶活动。

正惩罚程序类型很多,可以采用不同的厌恶活动。

1.矫枉过正

矫枉过正是福克斯创立的程序。矫枉过正要求当事者在每次问题行为发生的一段时间内进行费力的活动。矫枉过正有两种形式:积极练习和过度补偿。

(1)积极练习

当事者在每次出现问题行为后必须采取相关行为的正确形式。这种活动必须在随后的一段时间(5-15分钟)内进行或直到重复一定的次数后才能停止,必要的时候变化代理人可以使用身体引导。这种方法之所以被称为矫枉过正是因为当事者必须在积极练习中反复采取正确行为。

(2)过度补偿

过度补偿指在每次问题行为之后。当事者必须纠正问题行为造成的环境影响并把环境恢复到比问题行为发生前时还要好,在必要时使用身体引导使当事者进行补偿活动。在过度补偿程序中,当事者对问题行为造成的环境后果矫枉过正。

2.随因练习

随因练习是另一种包含厌恶活动的正惩罚程序。在此程序中,当事者由于问题行为的出现必须进行某种形式的体力劳动,其结果是问题行为未来发生的可能性减少。随因练习在使用厌恶活动方面与矫枉过正不同。矫枉过正终止厌恶活动是相对问题行为的正确形式(积极练习)或是矫正了由问题行为造成的混乱行为(过度补偿)。在随因练习中,厌恶活动包括的体力劳动与问题行为无关。练习必须是当事者有能力完成又不会造成伤害的体力劳动。

对犯错小朋友施加厌恶活动擦玻璃(随因练习)

3.引导服从

引导服从是由于问题行为的发生,当事者在进行要求完成的活动时始终受到身体引导。对大多数人来说,在不服从情境中的身体引导是令人厌恶的事情。因为身体引导的出现取决于问题行为的发生,因而可作为对问题行为的惩罚手段。

引导服从

4.身体限制

身体限制是一种惩罚程序,依照问题行为发生与否,变化代理人控制当事者参与行为的部分身体,使之制动。结果是当事者的身体受到限制,不能继续采取问题行为。在计划使用身体限制以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确定对具体的某人来说,身体限制的功能是作为惩罚手段还是强化物。

身体限制

5.进行厌恶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1)只有在变化代理人有足够的体力提供身体引导时才能施行厌恶行动。

(2)变化代理人必须预料到至少在刚开始时,当事者会抵制身体引导,并且确定他能够在当事者起身抵抗时执行程序。

(3)变化代理人必须确定程序中的身体引导不会对当事者起强化作用。

(4)变化代理人必须确定执行程序不会对当事者或变化代理人造成危害。

施加厌恶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问题行为,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理解不同厌恶活动的含义,注意在生活中进行区分。在不同的情境下,采取合理的厌恶活动,适当施加厌恶刺激,有效减少问题行为。

第二单元

一、施加厌恶刺激

进行厌恶刺激是在问题行为发生后呈现令人嫌恶的刺激物。当问题行为导致了厌恶刺激的呈现时,以后的行为就不大可能出现了。

在正惩罚程序中实验了多种厌恶刺激,包括电击、香味氨水、噪声和斥责等。电休克作为惩罚手段运用于严重的问题行为,如自伤行为。香味氨水被用于减少如自伤和攻击等问题行为,取决于问题行为的发生。

二、正性惩罚:最后的治疗手段

功能性治疗程序的研究进展提供了惩罚的替代选项,并转变了行为矫正领域的指导思想;尤其是面向精神发育障碍患者时,这些研究降低了惩罚的可接受性。有些专业人员认为正性惩罚,尤其是施加厌恶刺激的正性惩罚永远也不应该使用。

另外一些专业人员则倾向于把惩罚程序作为最后的治疗手段。这种程序只对那些最难以治疗和最严重的,以及功能性干预无效的行为才使用。

施加厌恶刺激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问题行为,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理解厌恶刺激的含义,注意在生活中进行区分。在不同的情境下,最好尽量少的使用厌恶刺激,控制厌恶刺激使用。

一、使用正性惩罚应做的考虑

1.首先使用功能性的程序

2.与惩罚同时使用差别强化

3.考虑问题行为的功能

4.小心选择厌恶刺激

5.收集数据作出治疗决断

6.使用惩罚程序需要做伦理方面的考虑

小心选择厌恶刺激

二、惩罚的道德

在实施惩罚程序前考虑道德方面的以下事项。

1.知情同意

当事者必须完全理解惩罚程序,它实施的原理,何时和如何实施,预期效果和副作用以及可能的治疗选择。在使用前,当事者必须全面了解并自愿同意接受治疗。

2.替代治疗

对于大多数案例,惩罚程序不能作为首选,应在考虑惩罚前使用较少限制且不产生嫌恶的治疗方案。

3.当事者的安全

惩罚程序不能对当事者产生任何伤害。如果施加的厌恶刺激会对当事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则不准使用。

4.问题严重性

惩罚程序的使用应当只用于特别严重的问题行为。

5.制作手册

如果准备实施惩罚程序,治疗时必须认真地对使用程序给予书面指导。

6.训练和监督

所有工作人员、老师或其他将实施程序的人员,必须接受正确使用程序的行为技能训练。

7.专家复查

惩罚程序必须写成详细的书面计划,而且这个计划应提交由行为分析和行为矫正方面的专业人士组成的小组复查。

8.可靠性:防止误用和滥用

因为惩罚的使用可能会由问题行为的终止而受到负强化,所以惩罚始终存在误用和滥用的风险。每个实施惩罚程序的人员应当承担正确实施程序的责任并避免误用和滥用,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实施正性惩罚程序时一定要注意,严格按照惩罚的注意事项和相关的伦理行为,进行多方面的衡量,采取正确的方式,通过合理使用惩罚程序来减少问题行为。

相关文章

  • 行为心理学笔记,正惩罚的应用?

    正惩罚是依照问题行为的发生,提供厌恶事件,从而使问题行为未来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在正惩罚程序中主要使用两类厌恶事件:...

  •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8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8 在《教育心理学》读书中,本节谈论的主要是对于应用行为的分析。应用行为分析应该包括:明确说...

  • 逃避制约和躲避制约

    惩罚不等于体罚,应用得当则可以改掉不良行为,促进良好行为的产生。惩罚应用在小孩儿行为上,当不良行为发生时,促进个体...

  • 2021-墨菲定律-家庭教育定律(4)

    20、热炉法则:惩罚是孩子进步的阶梯;行为心理学家认为,惩罚是人类行为的一个基本准则,人的错误行为因为惩罚后果的存...

  • 正面管教之将不良行为转向积极的方面

    惩罚是对不良行为的正强化,鼓励是对良好行为的正强化。所以我们不建议惩罚就是因为会强化不良行为,而丝毫不会弱化不良行...

  • 这个方法帮助宝宝

    看到一段心理学流派的区别 经典的行为主义路线,是使用奖和惩罚的方式,鼓励所谓“好”的行为,而惩罚所谓“坏”的行为,...

  • 第十一章 惩罚

    从不理到隔离,再到惩罚,直到不良行为得到矫正。 惩罚的应用范围较窄,它是一把双刃剑,要慎用! 惩罚应用在同胞相处时...

  • 《福格行为模型》学习笔记

    这是一本关于行为设计学方面的书。 一、前言:行为设计是心理学应用的前沿 行为设计是心理学应用的前沿科学,它主要是让...

  • 行为爆发

    所谓行为爆发,就是行为的升级。 之前说过强化,正强化,负强化,惩罚,行为消失。而行为爆发就是在行为消失阶段经常会出...

  • 惩罚与消退

    虽然惩罚也可以简洁明快地处理问题行为,那为什么不鼓励惩罚呢?问题在于,惩罚尤其是身体或者精神性质的正惩罚(躯体或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为心理学笔记,正惩罚的应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we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