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98823/5ebd767f2cc196a1.jpg)
2018年3月10日
周四上午我去教育局参加区工会组织的十九大宣讲大会。下午去第一专科医院给爸爸找大夫开药。我挂的是亲属推荐的心理科徐佳主任的专家门诊。等待就诊的人虽不是太多,但医生必须与每位患者进行一段对话交流,以了解病情,然后再根据病情开药,所以每个患者就诊时间都相对较长。如果暂不需要药物治疗,可以进行心理干预,额外加收“疏导谈话”费用(30分钟200元)。多次“话聊”不见效的,就要辅助药物治疗,严重的还要住院观察治疗。
我在诊室门口等待期间,和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位患者家属聊了起来。她是年龄比我稍大一些的农村妇女,她是陪她30岁的女儿来就诊的。虽然这里是第一次来,但在医大一院心理门诊看过多次,也开过好多药物,吃了不见好转,别人又推荐到这里。我问她女儿是什么症状,她说:脑袋麻木不好使,总出现幻觉,不能正常工作。我问:怎么得的?答:离婚后得的,孩子判给男方了,受了刺激。看着这位妈妈痛苦无助的表情,我心也很悲凉。
我知道作为母亲宁可自己有病,也不愿意让孩子有病。这个年龄的农村妇女一般都不只有一个孩子,可是无论几个孩子,摊上一个得病的,还是精神方面的疾病,无论穷富,她的生活状态都好不了。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老年后的幸福水平,不会高于你最不幸福的那个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多生养一个孩子,你晚年的幸福水平就会面临降低的风险……
常听到一些多子女家庭的人抱怨父母(或公婆)绑架自己的生活,强行被逼迫去照顾(给钱送物)那个最没出息的孩子。因为老人只要有一个儿女不争气,他的晚年都别想过传统意义上的幸福生活。他自己老了,又没有能力多管,不得不死命拉着过得好的儿女”帮助、救济、扶贫”其他子女,直到父母闭眼为止。
有出息的儿女从感情上又不忍看到父母整日着急、上火,甚至是不幸,就尽力帮衬。可是长期这样,配偶不愿意啊。凭啥啊?兄弟姐妹是手足关系,法律上并没有相互抚养(赡养)的义务。给是情分,不给是本分,不能用亲情进行道德绑架啊。可是你不能眼睁睁看着父母为那个不争气的“不孝之子”愁死吧!帮,就没完没了;不帮,心里还特别难受。
02
去年夏天我在火车上,听一位男子说对生二胎的看法,觉得他说的有点道理。他说:生孩子是风险投资,投资成功,回报很高。但不是指经济回报,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到了晚年,钱不是问题,有社保,有房产,有存款来保证晚年衣食无忧。主要回报是指晚年精神生活幸福,儿女像样,爹妈走到哪都扬眉吐气;一旦投资失败(养出败家子),血本无归不说,一辈子被套牢。就怕养个不争气的孩子,你这辈子就完了,你就为他活着吧。如果再要一个,又增加投资风险。除非两个都成功,有一个不自立啃老,在亲朋好友面前抬不起头不说,还怕不知趣的人问你儿女的事,像自己犯什么错误了似的,精神折磨都受不了。
他说这话我信了。我原来单位有个退休女教师(目前70岁了)人特别好,善良、朴实、能干。工作勤勤恳恳呱呱叫,自律不给人添麻烦那种好人。老公是公路局退休的干部,大儿子大学毕业去了上海,结婚生子事业家庭都有声有色。可是用她自己的话说:我这辈子就“栽”在二儿子手里了。二儿子今年有四十出头(好像是76年生人),上学时学习就费劲,考啥也考不上。房子早就准备好,就是不结婚,不找对象。行,不结婚就不结婚,当今社会独身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可是关键是也不上班啊!找了无数工作,啥也干不长。与人交往能力差,就整天在家呆着,一晃二十多年了。啥心态的父母不愁死啊!那就养着吧!啥时把父母靠死,他哥做接着养。
你说说,如果她只有老大一个孩子,晚年生活要多幸福有多幸福。现在不能说要多不幸有多不幸,也是深居浅出,不爱出门见人。有多闹心只有她自己知道。
03
正好排到我看病了,一位本院的大夫领着一对父子进来了,加了我的塞。我没有争辩,行啊,再等一会儿吧!就听徐主任问小伙子:你上班了吗?回答:没有。问:为什么还不去上班?答:患鼻炎了,要手术。问:鼻炎是东北地方病,不用手术,吃点药就缓解了。没再吱声。主任继续开导说:如果你不上班,人太闲病不会好,忙起来就能好。你不要认为,你曾是学霸,小学优秀、中学优秀、大学优秀,工作就一定优秀。傻子看大门也有看好的。我的病人中就有一个大学生当工人,从基本干起,现在是副厂长的。所以你不要认为,你优秀就啥都得比别人强,慢慢来,别着急.....
我在旁边听着医患对话,看看站在我身边穿戴体面,气质不俗的中年父亲。心想这又是一位被心里不健康的孩子折磨的“可怜”父亲。无论他多富有,地位多高,尽心尽力培养的儿子,大学毕业后本应该自食其力,可是二十七八岁就是逃避社会,惧怕上班(这样的人估计是社交恐惧症)。还不错,父亲陪着孩子积极来治疗,会有好转的那一天的。可是为儿子未来忧虑的心里煎熬谁也代替不了。
轮到我看病了,我把爸爸的症状和大夫简单叙述一遍,大夫说:就是常见的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症有好多种表现形式,一般人认为啥都忘记了,找不家是老年痴呆症。那只是其中的一种。你爸属于“幻想狂躁型老年痴呆症”,目前这种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根治的方法,只能用药物控制一下情绪,减轻狂躁幻觉,减少本人的痛苦和病人对家属的折磨。你家条件怎么样?我说:还可以。大夫说:那我就给你在原有药物的基础上,再开两副药,这些药都很贵,300多元一盒,你先回去吃半个月看看效果。一旦效果还行,就必须终身服药,药一停病就范。我说:是不是就像高血压药一样就是控制而不是治疗。大夫说:差不多吧!于是大夫给我开了两种新药和一种旧药,花了近一千元。
结束语: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我要知足啊,起码我比那些患者家属幸运多了,我是老父亲有病,再说80来岁的老人,不管有啥病都是正常现象。反之年轻人有病,父母接受起来真是太痛苦了。而且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孩子出现问题(不管是身体还是精神),父母必须对外隐瞒,不能说呀。这样隐忍更是内心的煎熬。所以孩子一旦出现问题,从此父母脸上不再绽放来自心底的灿烂笑容,即使有笑容也是“苦恼人的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