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读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第13章,说到蛤蟆先生渐渐学会了不在回忆中谴责自己,而是能找到事情之间的联系,客观的看发生的事情,不再内疚,而是去理解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发生,以及它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这一章讲到很有意思的一点: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剧本,而我们每个人可能无意识的一手策划了各种场景,好让自己的剧本时不时上演。
蛤蟆先生问苍鹭,那这个剧本是怎么来的呢?他实际上想探索的是他的基本态度和行为是源自哪里。苍鹭告诉他,要理解现在,就要回顾过去,他生命最早期的阶段,从出生到大约五六岁的时候,因为每个人的早年经历本质上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人看到的也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苍鹭又问了他在他童年时会如何回答这2个问题:
“我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以及
“我是怎么看别人的,别人好吗”
蛤蟆问:“是谁在问我呢?”
苍鹭告诉他:“是生命本身,特别是你体验到的生命。”
看到这里,我觉得这个角度很赞。
我们一切的关键在于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组成的坐标,这也构建出我们要体验的生命。而所有的本源,都来自于我,我如何看待自己和我如何看待别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37140/3d74d6abd58b120d.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