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有温度的社群?
大家好,我是Troy,是“每天一分钟,每周一本书”微信群的群主。先来简单介绍一下,每周一本书是弗兰克老师设立在打卡小程序上的一个共同读书项目,每天小伙伴们都一起共读一些拆读的书。目前已经拆读过的书包括《深度学习的艺术》、《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洞见》、《跃迁》、《刻意练习》等等。
从设立之初到现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已经有500多人读书打卡,每天不定期地至少有100多人一直在坚持。除了小程序之外,我们还设立了一个“每天一分钟,每周一本书”微信群,目前群里已经有118位小伙伴,大家一起交流沟通,一起努力精进。正如弗兰克老师在创立之初所说的那样,希望用正能量去影响更多的人。 非常荣幸的是群里都是爱学习的优秀小伙伴。我们的群规很简单,就两个字:自律!
先从一张截图来看下咱们每周一本书的群风。
如何做一个有温度的社群呢?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群成立之前,就必须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比如我们每周一本书群从一开始成立,其目的就是要做一个正能量的群,并且用这种正能量去影响更多的人。如果价值观不正确,那么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失败的结局。大多数人都不会在一个错误价值观引导下的群里长期呆下去。
2、进群须设立一定的门槛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随意进群,群主将群设置为进群需要管理员确认通过。如果有意向进“每周一本书”群交流,首先需要在小程序里的“每周一本书”进行打卡,并且是语音打卡。需要打卡至少10次以上,才有准入资格。这样就屏蔽了一些只是感兴趣,但没有执行力的人。比如:有好几个小伙伴只打卡一两次,然后就跟群主联系要求入群,当听到说要打卡至少10次以上,后来就再也没有消息了。这样的执行力是跟大家走不到一块去的。
3、有核心人物来引导氛围
群里的人数一旦多起来,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比较难管理,这对管理员来说是一个挑战。有些人喜欢闹腾,有些人喜欢安静。太闹腾,杂乱无章的话,会容易引起反感;太安静,又显得没有气氛,那进群和不进群有什么区别呢? 无论是太闹或是太静,都有可能会让人产生退群的情绪。所以需要有几个核心人物能引导群的走向,尤其是群主,需要把控方向。
4、有分享有收获
群里有小伙伴拆解书籍,大家一起共读,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分享。我们从每天的分享中,都会有所收获。有不解不惑的地方,大家会在微信群里一起沟通探讨,从别人的感悟中,也能学到一点新的知识。
当然群里如果有一两个大咖的话,效果会更理想。例如每周一本书群里,弗兰克老师会偶尔露面,并给出一些干货,大家就会觉得既有分享又有收获。再加上群里的氛围比较好,也会有小伙伴自觉自愿地给出一些有用的分享,例如:分享自己收藏的电子书,分享实用的工具等等。
因为共同读书打卡学习这样的爱好,所以大家能走到一起,彼此分享并且收获,才会有感谢、感恩和感动。
有正确的价值观、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有核心人物引导氛围、有分享有收获,自然而然使这个群成为一个有温度的社群。
If you want to go fast, go alone. If you want to go far, go together. (如果你想走的快,你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的远,大家一起走。)
群里有一位小伙伴汀兰在简书上写了这样一篇文章《网络是虚拟的,但情感是最真的》描述了她加入"每周一本书"群之后的感受,在文中她这样写道:
谁说网络让人变冷漠?它让有共同价值观的人更容易靠近,不论我们相隔多远,万水千山,这些由代码组成的语言、表情通过电流传到我们每个人的心底!
网络世界人们更渴望坦诚和信任,坦诚是扩音器,信任是粘合剂,通过坦诚结交更多的朋友,通过信任让我们彼此走得更近!
在我写这篇演讲稿的时候,我看了一眼朋友圈,看到今天刚加入“每周一本书”群的第118位小伙伴爱华发的一段进群感慨。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感恩所有的遇见。
龙兄曾说过:没有温度的微信群只是群,有温度的才叫社群。
要想做一个有温度的社群?线上跟线下是一样的。
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少一些虚情假意,多一些善解人意!
谢谢,感谢您的聆听,我是每周一本书的群主Troy. 今天我的分享到此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