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散文
家长恐惧的来源ll《家庭的觉醒》14

家长恐惧的来源ll《家庭的觉醒》14

作者: 生如夏花zhm | 来源:发表于2023-01-11 21:16 被阅读0次

现代社会,似乎每个人都很拼。我们习惯以不平凡的才华来定义自己的价值。难以接受自己的平凡,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凡。

孩子某方面能力的局限常会引发我们的焦虑,到某种程度,我们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我们拼命地督促孩子在某些领域超人一等。
•孩子不够优秀,我们就会羞辱他们。
•我们对他们多加管束,害怕他们失败。
•我们过分强调竞赛的重要性,教育孩子活着就是要赢。

书中的一个案例,很有代表性。

卡洛琳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勤奋好学,成绩优秀,听话礼貌。可每次考试前,她都焦虑地头痛欲裂。父母让喝止痛药也无济于事,后来头痛延伸到学业之外,如钢琴比赛以及聚会。

她这么优秀,焦虑从何而来?

经过分析,作者认为卡罗琳是受完美主义的折磨,这压力压的她喘不过气,她不允许自己表现平庸,不允许自己怠慢学习,直至身体开始罢工。

对于孩子的焦虑,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父母对孩子平凡恐惧的投射。卡罗琳父母,虽从未因为孩子成绩差而责骂过他,但对于孩子的每一项成就他们都是大肆表扬。这可能也是咱们不少父母的做法。父母表扬是可以的,但如果过度表扬,孩子就会本能的感受到他们的成就对于父母有多么重要,从而内化这个观念。这会促使他们争取更多的成就来取悦父母,他们难以接受自己的失败。卡罗琳的头痛、焦虑,正是他承受了讨好父母的压力所付出的代价。

对短缺的恐惧

我们总认为社会上的资源有限,总怕资源被别人抢走了。实际上,社会上的资源特别多,完全有能力养活很多人。如果思维匮乏,你对短缺就会有着极度的恐慌,通常的表现有:

•当孩子考试得了C时,你就开始恐慌了。
•见到孩子长胖了,你马上就要他们节食。
•孩子觉得自己不聪明,你就请来一群家庭教师。
•孩子被老师批评或被朋友排挤了,你感到不开心。
•孩子把书包忘在学校,或者把手机丢了,你就大骂他们一顿。

这种恐惧会放大孩子所犯的错,认为犯错是难以容忍的。

前面提到了十种家长恐惧的来源,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自检,反思自己到底在害怕什么。

明白了自己真正恐惧的根源,还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改变它。

如何改变?

本书给出了一个方法,叫“Yes,But”(是的,但是……)。Yes代表接纳,意识到自己的恐惧,接纳自己的恐惧。But代表勇气,代表自己打算去干。

比如:“是的,我害怕到新的地方去,但是我可以找到让自己觉得安心的方法。”

“是的,我害怕在公众场合发言,但是我可以找方法去准备。”

意识到自己的恐惧并接纳它,然后行动起来改变,这就是走出我们内心恐惧的过程。

相关文章

  • 家长恐惧的来源ll《家庭的觉醒》14

    现代社会,似乎每个人都很拼。我们习惯以不平凡的才华来定义自己的价值。难以接受自己的平凡,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凡。 ...

  • 家长恐惧的来源ll《家庭的觉醒》13

    觉得自己没用的恐惧 不少家庭中都有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情绪模式。 最常见的,就是我们常被拿来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 父母恐惧的来源ll《家庭的觉醒》10

    回想一下,什么时候你会感到情绪低落、焦虑不安或怀疑人生? 答案大多是恐惧,你害怕面对某人或某事,或害怕面对某种结果...

  • 父母恐惧的来源Ⅱ《家庭的觉醒》11

    对投入的恐惧 指的是我们害怕向他人(包括我们的孩子)投入大量的感情和时间。因为我们深信爱是稀缺品,供应有限。 这种...

  • 家庭的觉醒13从恐惧走向觉醒

    1.面对孩子所做出的反应背后潜伏的恐惧暗流,我们获得了机会解剖这些陈旧的思维方式与世界互动的方式,用更加先进的对当...

  • 把爱从恐惧中分离出来ll《家庭的觉醒》15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这种爱往往植根于恐惧中。父母的这些恐惧,大都受自身经历的影响。 太爱孩子,就会担心他们出岔子;...

  • 活在当下ll《家庭的觉醒》18

    何为“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意味着一个人对自己当下的存在充分地觉醒。它要求我们纯粹的活着,不去想我们是谁,身在何方...

  • 恐惧的来源

    恐惧,不单单产生于等待成绩单的时候,还有害怕老师检查未完成的作业,未考好而受到的责备。我们不仅是恐惧的受体还是实施...

  • 恐惧的来源

  • 恐惧的来源

    恐惧一件事,是因为重复思考,自我设限,主观的放大挫折,实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亦或自卑大于自信时,也会出现类似问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长恐惧的来源ll《家庭的觉醒》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hy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