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出小区门,隐隐约约地听到后面有人喊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同院的朋友加同事。
“一出楼门就看到你在前面,喊你,你也不理我,紧跑了几步,才赶上”,她气喘吁吁的说。我说,没有听到呢。
我们边走边闲聊。她是英语老师。我呢,最怵的就是英语。
她说,她初中的时候就对英语特别感兴趣,刚开始接触这种语言时,就喜欢上了,一听到这个发音,就觉得特别美。自然,学起来也就特别的用心。她大学学的当然是英语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教英语。一晃三十多年了。
我呢,几十年了,一直在英语的门外徘徊,不曾入门。尽管很费劲很用心地学了,依然是门外汉。一直是摸不着门。
初中的学校没有开英语课,但中考的时候要考英语,老师说,你们去考吧,只做选择题,填写答案的时候,只写A或者B或者C或者D。并且再三强调,全部选择题只填写某个字母。这样可以懵几分。
到了高中,用一年半的时间学习初中三年的英语,用另外一年半的时间学习高中三年的英语。就这样稀里糊涂地上了大学。
最头疼的是大学还有英语课。没办法,都是必修课,硬着头皮学吧。到了大三,终于熬出头了。
这么长时间了,在英语上花的时间最多,每次考试分数都是最低,几乎都在70分左右,从没有超过80分。自己很是气馁,也就放弃了。
大三的选修课里有专业英语,终于,我可以有选择权了。当然,我肯定不选择英语。
工作后,以为可以远离英语。实际上,是我想多了。在申请硕士学位的过程中,又卡在了英语上。那时,买来英语听力磁带,听力书,反复听反复练习。买来各种分类指导的书,如选择题的,完形填空题的,阅读理解的,写作的,翻译的,等等等等,日复一日的听,看,练,写。就是不会说。第一年考试58.5分。差1.5分,没通过。气的自己大哭了一场。擦干净眼泪,继续复习。还好,第二年考了六十多分,通过了。从此,我再次放弃了英语。
再后来,写论文需要翻译成英语时,就哄着自己的宝宝,说是让她练习,是实战。一推了之。再后来有了翻译神器,我对英语就更加的置之不理了。
学习语言的确需要天赋。我呢,就没有这份天赋。这也是我之所短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