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历史~Geschichte~
为何说马嵬之变是唐朝历史的分水岭

为何说马嵬之变是唐朝历史的分水岭

作者: 倒到糖我在 | 来源:发表于2018-11-08 20:59 被阅读0次

  话说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7月15日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马嵬之变”,杨贵妃被高力士勒死之后,为了取信于当时的有点发疯了的将士,还被迫把尸体抬到驿站庭中当众展览并验货,证明不是 天子弄虚作假,于是召陈玄礼等人进驿站察看尸体是否杨贵妃本人,也就是现代刑场上那种“验明正身”的况味,李隆基简直就是威风扫地也,连尊严都没了,死人嘛有什么好看的。

  参观完死人之后,陈玄礼等人连忙脱去甲胄,假意叩头谢罪,李隆基当然也得拿出天子的架子和度量惺惺作态地安抚鼓励一下众将们,并诏令告谕其他的军士,让他们不要再胡思乱想,安心工作,“红颜祸水”杨贵妃确实是“罪有应得”地适时死了,以后就看你们的了,失落的李隆基差点当场哭了起来。

  陈玄礼们得到了满意答案之后,都山呼万岁,高喊天子英明什么的,然后拜了两拜鱼贯而出,整顿安抚一下完全情绪失控的军队,准备继续向蜀中行进。

  十五日,李隆基将要从马嵬驿出发,朝臣中只有韦见素一人随行,十分落单的样子,于是就任命韦见素宝贝儿子韦谔为御史中丞(血谏还是值得也),并兼任置顿使,打点沿途事务。

  接下来,大家又为到哪避难犯了迷糊,因为去蜀地避难是死鬼杨国忠提出的,于是将士们都说:“杨国忠谋反被杀,而他的部下亲信都在蜀中,我们去蜀地避难不是自投罗网吗?决不能去那里避难啊。”然后又有人请求去河西、陇右,有人请求去灵武,有人请求去太原,甚至还有恋家的请求回京师,不一而足,真是一样米养百样人,众口难调复杂得很。

  这可难坏了当领导的李隆基,原本李隆基首选的避难之地就是蜀中,不料又发生了杨家兄妹齐齐被杀的恐怖事情,因恐违众心,所以选择沉默是,其实他老人家也知道,自从失去京师失去对时局的有效控制逃亡以来,自己的话早已没多少人愿意听,此一时彼一时也。

  此时,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韦谔又趁机劝说:“大家静一静,我相信大家的话都有一定道理,不过如果要返回京城,没有足够的军力根本不能抵御叛军的进攻。目前我们兵力单薄,要回京师谈何容易?我提议不如暂到扶风郡一避,以后再慢慢考虑去向。”

  李隆基也没有什么好主意,于是在征求大家都同意去扶风避难后,就这样定了下来。然而等到要出发时,当地的老百姓居然拦住李隆基的马头让他留下,激动地说:“森严雄壮美轮美奂的宫殿是陛下的家业,宏伟的皇家陵园是陛下先人的葬地,现在都要舍弃不顾,到哪里才是陛下的乐土呢?”

  听到老百姓们的诉求,也算是言之有理,句句点中了他的样子,难道我真是要沦落到做“败家子”的地步?

  李隆基骑在马上踱来踱去停留了一段很长的时间,不过想起自己手中没有精兵强将,根本和强大的叛军对抗也是以卵击石而已,不会改变得了什么,还可能输掉了最后的一点尊严,所以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地违背老百姓的意愿走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不过李隆基还是命太子留在后面安抚这些父老乡亲算是有个交待的样子。

  于是,父老乡亲们就对太子说:“天子既然贪生怕死不愿意留下来,我们却愿意率领子弟跟随太子殿下向东讨伐安禄山叛军,克复京师,收复大唐大好河山。因为如果太子殿下也和天子一起逃向蜀中,那么还能盼谁来为中原的老百姓当家作主呢?”

  不大一会儿,就有数千人自动自觉聚集到太子李亨跟前,要求跟随他闹革命,把胡人赶出中原。

  原本这也是一种好建议,不过基本上也是没有多大决断力的太子怕逆了天子父亲之意,惹他老人家不开心,于是吞吞吐吐地说道:“父皇历尽艰险,跑了大老远出来避难,我作为皇储怎么忍心弃他不顾不留在他身边呢!这是不孝顺的行为,即使是大家说得对,我要跟大家一起留下,按理说也应该和父皇道别以后再留下来,所以我还是想回去和父皇商议一下,然后听候他老人家的吩咐才行。”

  太子说着说着居然大哭起来,涕泪横流的凄凉样,也不知是不是故意扮猪吃老虎还是什么的(其实太子早就另有所图),反正他要扮孝子想回马西行,追随李隆基的脚步。此时太子的颇为骁勇的儿子建宁王和太子最得力的贴身宦官李辅国还真是有点急了,于是拉着太子的马笼头劝谏道:“安禄山举兵反唐,进犯长安,以至生灵涂炭国家四分五裂,现在大家都心向大唐,甘愿为国捐躯,如果不顺从民意,怎么能够收复大唐大好河山呢!现在殿下随天子入蜀避难,如果安史叛军焚毁了通向蜀中的栈道,回救无望,那么中原沃土就拱手送予安禄山了,这个也太愚蠢啦。到那时,人心思变,想再聚拢人气就难上加难了,失去了民心,想要再有所作为,恐怕也是不大可能的事情,大唐也会彻底没救了,人心向背确实是势不可挡也。现在不如先收聚西北边地的散兵游勇,然后与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的兵力会合,与之合力东讨叛军,收复两京,平定四海,挽狂澜于 既倒,使大唐帝业得以延续,然后再打扫宫殿迎回天子返京师,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孝顺吗!目前国难当头又何必作儿女情长之态呢!这不免太迂腐了吧?”太子的另一个儿子广平王也劝太子留下来。再加上父老乡亲们都死命地拦住太子的马头,生怕他飞了的样子,也使他无法前行。

  也正是这一拦,使太子李亨留了下来,从此开辟了大唐复国的新道路,他本人也成了大唐抗战的新中心(其实很多人都猜想是一出“苦肉戏”),从此大唐将士们在新的领导核心的领导下基本上从胜利走向胜利,大唐的八年抗战也最终取得了完全胜利,有人甚至认为这正是“马嵬之变”的最积极意义,类似于决定政治路线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水岭式的,硬比喻的话,可以算是大唐的“遵义会议”吧。

  于是太子就让广平王十万火急驰马去报告李隆基,并一五一十详细说出了要分兵的理由。

  当时,李隆基骑在马上等太子来汇合一起往蜀地,左等右等也不见赶上来,就预感到了要发生点什么大事了,于是就派人去打听一下情况,探马回来报告说太子决意留下要分兵,李隆基早就想到这事迟早会发生,时间问题而已,于是仰天大笑一声,说:“这真乃天意也!”看来是太子集团早就预谋的事情,想阻止也来不及,可能还会发生第二次兵变,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儿子也大了翅膀也硬了,跟着自己也不见得就有什么大作为,就让他自己去闯荡江湖啦,或许能闯出一点名堂也是大唐的福音了,好过大家一起等死,反正是好是坏都是他自己选择的,就别怪别人了。

  这正应了那句老话: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总之,在儿子提出“分家”诉求之后,无奈只好同意。一辈子在政坛打滚的聪明李隆基,早就敏锐地知道了其时自己基本上处于了半退休状态,基本没有他什么事了。于是,李隆基父子从此于马嵬驿分道,李隆基向南赴四川,李亨向北收拾残兵,旋即在灵武即位,成为战时政治新中心,成为了唐朝历史的分水岭,直至打败安史叛军。

  因为以当时的情况,大唐政坛是需要这班有冲劲的新人来挑大梁了,估计不久的将来,自己就能完全退出政治舞台甚至于历史舞台,造成这种兵荒马乱的局面,自己又回天无力,只能随大流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连维持现状的本事都没有,也只能让儿子上了,撞运也不错啦。

  于是,李隆基毅然从后军中分出二千人马,再加上一批最好的飞龙厩马,分给太子作为打天下的最初“筹码”和家底,并告谕将士说:“难得太子深明大义能为国分忧,也祝愿太子能够继承我们大唐的衣钵和帝业并把之发扬光大,希望诸位好好辅佐他,早日完成光复大业。”这个也算是不正式的退位禅让声明了,然后李隆基又语重心长地告谕自己的宝贝儿子说:“希望吾儿励精图治从善如流,不要让我和大家失望。据我所知,西北边境地区的各族胡人都对大唐存有一份感恩的心,因为我一直待他们十分好十分厚道,你也一定能用得上这支光复力量的。”太子听了父亲的一番肺腑之言,立马向南号叫哭泣,十分失落伤心的样子。李隆基又派人把东宫中的美丽宫女送给太子,做完这些事后,才宣旨说要正式传位给太子,当然太子又是谦让一番,坚决不接受的样子,以免让人家以为是自己趁火打劫逼父亲退位也。

  其实,应该说很久以前李隆基就已经想让位了,李隆基曾想内禅给太子,因为杨国忠怕失去实权,才撺掇杨贵妃阻止了天子的禅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何说马嵬之变是唐朝历史的分水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jg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