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看场电影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重读《基督山伯爵》,为了什么?

重读《基督山伯爵》,为了什么?

作者: 刘楠楠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17-01-11 14:36 被阅读0次

    《基督山伯爵》是我最喜欢的一部通俗小说,第一次阅读是大学时期,大仲马自如的彰显他的诙谐和缜密,情节布置的极其巧妙,环环相扣。原本就喜欢通俗小说的我,被深深吸引了,记得当时,我借了图书馆的精装书籍,又厚又沉,我带着它,即使在去外地的火车上都不舍得中断阅读,可谓废寝忘食。

    然而阅历有限,更多的关注还停留在故事情节上。加上中外文化差异,语境不同,以及翻译的限制,对作者埋下的很多伏笔以及人物形象的刻画不经意间忽略了。当时就自知,总有一天我会重读这本书,果不其然,2017年第一本书就是它了,43小时的电子书,读完我的眼睛已经有些恍惚了……

    对这本书,作者“彪”了很多高超的写作技巧,而我只有默默学习的资格,暂且不提,只说下我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放下手机那一刻,除了基督山最放不下的是阿尔贝。那么就说说放不下的理由吧。总是觉得,阿尔贝这个人对基督山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第一,他是仇人的儿子,第二,他是情人的儿子。

    阿尔贝的身上有梅塞尔苔丝的纯粹、善良、耿直、磊落,一个上层贵族,甚至连“强盗的存在”都产生质疑的公子哥,被带到强盗窝里时,依然泰然自若得保持绅士风度。这点倒让读者怀疑,基督山通过接近他来完成复仇会不会失策?然而这个公子哥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弱”,不但很给力的“挺”了过来,还顺利地“协助”基督山按计划一步步推进。

    只是,他身上优秀的品质越发光我就越惋惜,惋惜原本属于唐太斯与梅塞尔苔丝的命运。阿尔贝是个矛盾体,读者甚至会想,如果没有这场告密,阿尔贝这个角色应该是唐太斯与梅塞尔苔丝的儿子?

    既然他是费尔南的儿子,就不无意外的继承了他的暴躁与易怒。阿尔贝和基督山初识时就针对“决斗”讨论过,之后也是动辄言之。这和年轻时的费尔南几乎一样,在渔村小屋里,他向年轻的梅塞尔苔丝的表达爱慕之情,求婚不成就暗下决心要和唐太斯决斗,用生活者死来决定这场“爱情”的去留。阿尔贝骨子里认为唯有“决斗”能守护“荣誉”和“尊严”,基督山的复仇计划进行到莫尔塞夫家族时,恰好利用了阿尔贝的冲动和易怒。但还好,相比费尔南的阴险,阿尔贝倒显得真实的多。

    个人认为阿尔贝人物形象最丰满时刻,就是激怒基督山要求决斗并最终放弃的部分。得知报纸信息属实,阿尔贝的第一念头不是自愧和悔恨,而是想要揪出揭露真相的人,这一阴暗面无疑继承了费尔南。然而在梅塞尔苔丝的作用下,他选择放弃。放弃决斗基本上等同于放弃家族荣誉与自己的贵族身份,但阿尔贝还是做出了“自我毁灭”性的决定。

    其实关于这场决斗,基督山和阿尔贝,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果敢坚毅的基督山,心中燃烧怒火的基督山,在梅塞尔苔丝驾临时,立刻被打回原形:二十四年前的那个善良单纯的水手艾德蒙。他了解阿尔贝身上的冲动和虚荣,也是利用这些,他才将计划一步一步实施,同样,要救这样一个年轻人的命,只能连同他的尊严一同拯救,那么就只有自杀了。伯爵的善良与牺牲,梅塞尔苔丝的善良与忏悔,最终中和了阿尔贝山上的阴暗面,庆幸如此。如果阿尔贝死了,即使死于一场光明正大的决斗,我想基督山也会像爱德华的死那样,在仇恨的浪头过去之后,深深的自责。

    再谈谈基督山伯爵本人吧!据说基督山伯爵很大一部分是大仲马本人的写照,不得不佩服这个可爱的老头。作为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读者,对基督山伯爵赠与财产,变相捐助穷人的行为竟然深表理解,唯有抛去身外之物,才会稍觉轻松吧。

    十四年后,唐太斯带着巨额财产从坟墓里爬出来,一个善良勇敢却无知的水手,经过了充分的学习之后,又花了十年布了一个大大的局,此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深谙人性的基督山伯爵开始代替上帝惩恶扬善。他认为自己是救世主派来的使者,在与维尔福先生的辩论中,八面玲珑、纵横捭阖的检察官似乎第一次遇到让自己败下阵来的人。

    那段精彩的对话,维尔福说:“兄弟,您太自负了,您也许比别人高明,但在您之上还有上帝呢”

    “在我们大家之上,先生”基督山回答道。“我对人是自负的”。

    基督山甚至认为自己的灵魂已经被出卖,他已经不需要灵魂,这样在扮演“救世主”是会更理所应当,心安理得。

    然而他还是被打败了。

    第一次他被梅塞尔苔丝打败了,甚至愿意以自杀的方式,成全阿贝尔的骄傲。

    第二次他被爱德华的死打败了,他开始质疑,去伊夫堡寻找答案。

    第三次被海黛打败了,重新变成一个卑微的教徒和一个卑微的爱人。

    感谢大仲马,将这样一个爱恨交织不能自拔的角色交由神圣的爱情来拯救。梅塞尔苔丝的劝说上文已经提到,爱德华的死甚至让基督山变得萎靡、消沉。他去伊夫堡,大概是重温仇恨以获得力量,这时的基督山已经渐渐失去了他的“战斗力”了,幸好在法里亚神甫留下的手稿里得到启示:主说,您将拔掉龙的牙齿,将狮子踩在脚下。读者可以理解,基督山还能找到启示是因为复仇尚未完全结束,可是在基督山岛上,安置好莫雷尔和瓦朗蒂娜后,伯爵想到了死亡。

    无论他是否有灵魂,代表上帝来犯下那么多罪恶,仇恨释去的那一刻开始,漫长的痛苦会一点点吞噬他的灵魂,读者怕的不仅是大功告成后的怅然若失,而是一个基督教徒在复仇成功之后的自我惩罚。

    万幸,那个甜蜜的一闪而过的念头,即使在小说全局中也没有太多的笔墨来描述这场爱强,但读者却心怀感激,这场爱情给了基督山新的希望。

    我想,西方人谈上帝,我们且谈生活吧。愿所有善良的人不被朋友出卖,愿所有纯洁的人拥有爱情,即使不幸降临,愿替天行道的那个人,心中的愧疚与悔恨能稍稍减轻。世上只有不同的情境,无所谓快乐无所谓痛苦,体验过不幸的人才能体会最大的快乐,心怀希望,因为生命的本质是向上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基督山伯爵》,为了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lr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