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我不由看了一眼自己的手。这是一双短小的有些粗糙的手,当然因为经常在键盘上敲打文字也显出一种灵活。那么肖老师要讲的是谁的手?是什么样的手呢?
这是北师大教材中小学四年级学生用的课文,而今拿到初三学习,为什么呢?
这是肖老师导入的第一句话。的确,我亦有此问。然后,我看到了一个最好的理由:“文章不厌百回读”,常读常新。是啊,不同的年级学习同一篇文章,自然有不同的领悟,那么肖老师要给予初三的这些学生哪些精神的滋养呢?我不禁很是期待。
一、 由话知人,言为心声。
依照惯例,肖老师从整体感知入手,让学生找出能够概括文章内容的一句话。学生概括后,老师紧紧抓住句中最关键的一个词“采访”,自然地提出问题:“课文里面最像采访情境的是哪一个地方?”学生找出了第10段。在学生读完后,老师马上总结,采访必须要进行语言交流。然后,老师就和学生进行语言交流,将此处的采访以分角色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很惊讶的是,肖老师问的问题:“大家发现了没有,张迎善说话有怎样的特点?”这个角度我从来没考虑过呢。人物的语言特点和采访有什么关系呢?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体会出一个说话简单不喜多言的人,在回答一个问题时竟然说了那么长的理由是出自对树苗的喜欢后,我方顿悟,原来,在一个人的言语里藏着的,是他内心的密码。于是,少言的人可以多言,说的话里染着喜欢,“草根根”、“石块块”,这是多么形象的言说方式啊,肖老师就这么敏锐地让学生切近了人物的内心。一个人的语言,不仅和身份有关,还和内心的情感有关。感受了词语,老师还要深入,让学生试着把句中的标点改成感叹号,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让学生明白在句号里静静地立着的是一个朴实勤劳谦虚的张迎善。在词语中,在标点中,学生就贴近了这个人的内心。这是由话知人,这个环节设计的真好。
一、 大量写手,手有乾坤。
接下来要挖掘重点了,就是这双手,文章用那么多的篇幅写这双手,为什么呢?这应该是对人物形象的更深入挖掘了。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认识是逐渐深入,也逐渐细化的。学生体会到张迎善工作的艰辛,并且找出了文中很多词语细细品味,于是,对这个人物从开始的“工作艰辛”到“勤劳朴实”到“做出贡献”、“很有价值”,理解到这里,已经很全面了,然而老师继续引导,究竟这双手里还有什么呢?老师引导学生到文字深处漫溯,那“紧紧”中包裹的热情和真诚,那“认真”中表现的尊重和细心,那被我翻来覆去看手却很配合的随和、友善,被学生一点点发现。于是,手的作用呼之欲出:代表职业身份,映射人物性格,体现美好的精神世界,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 品读结尾,手里人生。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让学生将目光聚焦到文章的结尾段,补充出原来有的一段文字,让学生思考,这双手里有什么样的人生哲理呢?学生安静地写下自己的思考。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思想的沉淀。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缺少的就是这样的安静,这种有质量的思考。如何让感性的情感上升为理性的认识,这需要学生思考。于是,那些闪烁着光芒的思维的智慧就从学生的笔端流淌而出。“美并非在外表。”“平凡生活中的坚持也能创造生活中的奇迹。”“人只有为国奉献才有真正的价值。”“成功需要坚持。”“手是人的脸。”学生的回答让我惊叹。这是真正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方能提炼出的人生的感悟啊。肖老师的评价性语言更是精彩:“手是人的脸,也是人的心,所以作者就单写这双手。”然后,老师出示作者的原话:“美是以丑为代价的。”作者的思想和学生的智慧相映成辉,真是美好的探究之旅。
最后,更妙的是肖老师继续围绕手,从比喻修辞入手,进一步感受手所体现的职业特点,然后自然引出文章结尾那句“看着这双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老师的触觉是多么敏锐,他竟然想到如果从对仗的角度来看,把“一双”改成“一双双”,不是更好吗?这个问题简直妙极了。学生纷纷作答,理解那是为了强调张迎善的贡献,为了突出他的精神品质,这一双手就是很多人的手。这种挖掘让一个张迎善的存在有了更大的意义,有了更普遍的精神价值,文章的主题就这样一步步走向更深、更远。
老师最后让学生齐读其他人介绍张迎善的文字,学生读出的那种崇敬和赞美,不正是张迎善的美好所创造的一种境界吗?最后,教师总结,结尾写一双手到一山山森林,这种写法正是“以小见大”“平中见奇”,一双手,一个世界;一双手,一种人生。当教师说出“回去想想,我们该有怎样的手”时,学生心中会涌动怎样的情感波澜啊。这就是一节好课所带给学生的精神成长。
魅力课堂,是不断生长的课堂,是让学生心灵不断丰盈的课堂,是让文本熠熠生辉地照亮学生前路的课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