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人都会说话,此话不假,但把话说好,通过说话,让本来已经很讨人喜欢的你,在未来变得更讨人喜欢,其实很多人都做不到,包括我在内。有人说,人的一生只要把两件事做好了,那么就算成功,一件事是做的事情让人感动,另一件事情则是说的话让人舒服,足以看出,把话说好,是多么的重要。
看到《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这本书时,第一反应是原来说话也需要学习,也需要刻意练习,确实,读后颇有醍醐味。
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
有人天天上健身房,练出漂亮肌肉,可惜课堂报告或公司开会,未必能让你脱衣展示成果;有人唱歌非常好听,可惜想向男友道歉,或想提醒老板加薪时,用唱的会显得你很古怪,说不定加薪不成,反遭遣散。
这个时候,就凸显出“会说话”的重要性了,所有这些事情:报告、开会、道歉、要求加薪、演讲、倾听诉苦等等都可以通过语言来解决。康永老师告诉我们,通过把说话练好,可以让本来已经很讨人喜欢的你,在未来变得更讨人喜欢。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
全书40篇精彩短文向我们讲述了不少“说话之术”,但,为什么康永老师没有把这本书起名成说话之术呢?其实作者是想通过这一个个事例告诉我们,说话之术的核心是说话之道,而怎样把话说的漂亮的核心之道则是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说话,搞清楚自己在想什么、别人在想什么,以及,最重要的,通过说话得到对人对己的了解。
万能的说话之术有哪些呢?
1、不要说出“我”字
当你自己想要被别人喜欢的时候,你只需要把别人放在你自己的位置上来想问题,成为一个被别人喜欢的人,最高原则非常简单,尽量别让自己说出“我”字。可能你感觉这个方法听起来很容易,其实不简单,不信你可以试试看,跟朋友聊天十分钟,不要说出“我”字。如果你实在憋不住怎么办呢?康永老师告诉我们,当你每次想说“我”字时,都改成“你”字或“他”字。
当你做到了这一点,你会发现这十分钟里面,本来不断说着“我昨天……”“我觉得…”“我买了……”这些句子的自己,忽然变成个不断把话题丢给对方、让对方畅所欲言的、超级上道的人。这个时候,你已经得到了朋友的好感,因为朋友感受了你对他(她)的重视。
也许你会说,你又不是在陪酒,又不是在牛郎店上班,为什么要让对方畅所欲言,而不是让自己畅所欲言?答案很简单,你的朋友们,也不是在陪酒、做牛郎啊,他们凭什么要永远让你畅所欲言?
2、如果你问的问题很尖锐,可以倒推回去两三步
人生难免出现尖锐的问题。逃得过就逃,这是我们的天性,但逃不过的话,就只能处理了,如果你问的问题很尖锐,怎么办呢?康永老师告诉我们,可以试着把心里假设的事,倒推回去两三步来问。
比方说,假设对方在吸毒,倒推回去两三步:吸毒是因为不快乐吗?不快乐是因为离婚吗?如果是这样倒推的,那可以先问对方:“离婚以后,是不是过得很痛苦?”这个问题听起来就很柔和,是朋友会问的问题,比较不像“你是在吸毒吗?”这种问题,太像审判者或警察问的问题,指责意味太强了。
另外,在公事上,必须问出尖锐的问题时,建议拿“抽象的第三方”来当替死鬼。
比方说,老板做出了很蠢的决定,你想提醒老板这个决定很蠢,你就可以把你要问的问题,推给老板“比较没辄”的第三方势力。例如“老板,全省的经销商他们叫我来请问您,如果您海报印这么大,他们要贴在哪里?”这类的问法。
3、问的问题越具体,回答的人越省力
问的问题越具体,回答的人越省力。回答的人越省力,他就越有力气和你聊下去。
“你喜欢去什么样的国家旅行?”比不上“你旅行时有被骗过钱吗?”
“你喜欢什么样的男生?”比不上“你喜欢王力宏那样的男人吗?”
康永老师告诉我们,如果你想一开始制造出双方都很想讲话的气氛,想让对方有“怎么跟你有说不完的话,”“和你谈天好轻松”这种感受,那么你需要在问题的形式上下功夫,比如,可以是先问两三个像是非题或选择题的具体问题,把对方有兴趣聊的范围给摸索出来,再用申论题往下问。因为人都想找到知已,人都想被了解,每次愉快的谈天,都像灵魂被按摩过一样,会让人以为“终于遇到知己”了。
最后,强烈推荐大家读一读《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一书,相信它会教会你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