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评判、批评、分析和论断他人,都使我们疏远了自己的需要和价值观。当人们听到批评,往往会以自我辩护或反击来回应。我们越能够直接说出自己的感受与需要,他人就越有可能对我们做出善意的回应。
在我们身处的世界中,我们时常会因为看见和袒露自身需要遭到强烈抨击,因而对表达需要感到害怕。对女性来说,尤其如此。长期以来,社会文化将她们塑造成了只懂照顾他人而无视自己需要的样子。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
批判指责他人会使对方产生反击的回应,而表达自己的需要会更容易赢得他人善意的回应。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老公常常对我说,说我总是批评他,指责他,看不见他的好。比如他抽烟,虽然他每次抽烟都会在厨房的窗口,并打开排烟机,但我还是常常也会闻到飘进屋子里的烟味儿,而每次我都会以烦躁的情绪批判他,明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为什么还抽,不仅伤害你自己的健康,还会影响到我和孩子吸二手烟。所以每次闻到讨厌的烟味儿我都会批判指责他。仔细回顾一下,除了给对方批判,我确实没有表达过在这件事情上的我的需要。
A2:我的应用(目标+行动)
目标:学会表达自己的需要而非指责评判。
行动:沟通具体事件,不以偏概全。在抽烟问题上,表达我的需要,我需要无烟的家庭环境,我需要一个身体健康的伴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