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在东北,有一种传统主食,它是用大颗的玉米粒熬煮成的粥,俗称“大碴子粥”,东北人常常简称为“大碴子”。大颗玉米粒不同于我们常吃的玉米,它颗粒较大,口感粗糙,属于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
大碴子粥让我最喜欢又最难忘的,就是奶奶做的大碴子粥。
从我上初中开始,每天中午放学,我都会到奶奶家去吃午饭。奶奶总是会按照我到家的时间,准时的把饭菜准备好。只要到家开门,就能闻到飘满整个屋子的饭菜香气。
因为太熟悉大碴子粥的味道了,所以我只要开门后,就能从香气中断定出大碴子粥的味道,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开心的叫道:“太好了,奶奶又做大碴子了!”
奶奶见我回来,微笑着迎上来说:“这鼻子,比小狗还灵哩!快去洗手吃饭。”
说罢奶奶就盛好满满的一“二道碗”大碴子端上桌来。别看这一碗盛的很多,我一顿可以连吃两碗。
二道碗二道碗:比标准饭碗略大一圈的碗,容量是标准饭碗的1.5倍。由于以前的碗边画了两道蓝色的线,在东北俗称二道碗。
上大学后,由于整学期都在学校吃住,就很少能够吃到奶奶做的大碴子了。
每当假期回去看奶奶和爷爷时,奶奶都会问我,大孙子想吃什么,奶奶给你做。我一定会回答,我最想吃奶奶做的大碴子!
我在假期时,在奶奶家的时间也最多,所以我也会观察奶奶是如何做的大碴子:
1、舀出几碗大碴子盛入盆中,用清水清洗2遍。然后再次倒入清水,开始浸泡。浸泡的时间至少要4小时。奶奶都会头天晚上睡前就开始浸泡,同时也会放入少量的红芸豆、花生,这样第二天早上,就都泡好了。
2、经过浸泡后的大碴子充分吸水膨胀,没有那么坚硬,此时就可以放到闷罐里开始煮了。
闷罐闷罐:铝制材料做的蒸锅。
3、将泡好的大碴子和芸豆、花生一起倒入闷罐,再倒入3倍量的水,盖盖点火。
4、先用大火把锅里烧开之后,加入少量的碱,再改用小火,期间可以用勺搅动几次,避免大碴子粒粘锅底。
5、盖着锅盖慢慢地熬上三个小时后,打开锅盖,看到大碴子都煮开了花,就说明已经做好可以出锅。
盛粥上桌,再配上一盘炒土豆丝,一顿饭菜就此准备完毕。
先夹一口土豆丝放入嘴中,再端起盛满大碴子的二道碗,用筷子搅上一大口嘬入口中,香味顿时在唇齿间游荡流存。咀嚼下肚,胃里和心里都是暖暖的幸福。
大学毕业后,奶奶年纪也大了,心脏也不太好,手脚也不再那么利索了,每天都要在床上躺着休息几次。做饭的事就由我的父母轮流去做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吃过奶奶做的大碴子粥。
岁月无声无息地流逝,奶奶已经离开快8年了,我也已不再年轻。浓浓的乡愁总会让我追忆往事,奶奶做的那碗香浓的大碴子粥总会让我难以忘怀。
记忆中的大碴子粥就像一壶装满亲情的浓茶,无论苦涩,无论甘醇,无论欣愉,无论哀伤,那种暖暖的味道一直伴着我前行。
想念我的奶奶,想念那碗浓浓的大碴子粥。
齐帆齐第3期28天写作营第(8)篇 1112字 累计11719字 命题写作:最喜欢的食物与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