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29605/dd9ff87866460eb8.jpg)
在北方,到了清明,必须煮咸菜疙瘩。
所谓咸菜疙瘩,就是秋天买的芥菜疙瘩,洗了,腌了,经一冬天便咸了,清明就得煮了,晾了,晾干放起来,待以后吃。清明不煮,天要热了,咸菜疙瘩就会烂了。
我家年年腌一百多斤咸菜疙瘩,所以要煮,是个费工费力的活。
老伴这几天就犯愁,说:“得蒸几锅啊!”
她不煮咸菜疙瘩,而是切成条,上锅蒸了,晾干,放起来。要吃时,拿出来用水一泡,泡软即可吃,又省事又方便。
中午吃饭,老伴对我说:“你下午去仓房把咸菜疙瘩捞回些来,我一天蒸些,一天蒸些,多蒸几天就蒸完了。”说完,又叹了口气道,“过年可不腌那么多了,有人吃没人干,累死个人。”
正在吃饭的老儿子说:“我下午帮你切。”
“你从来没干过,你会切啥!”
“没干过,不会学吗?就切个咸菜条,有什么难的。”
说了没当回事,可没想到,下午,老儿子真来了,要帮他妈切咸菜条。他便在桌子上放了块板,拿个咸菜疙瘩切起来。切着便说:“妈,你看我切的行不行?”
老伴看了看,道:“太粗了。你可别切了,你不会切。”
“我再往细点切,不就行了。”他又往细点儿切,又说,“这玩意还真不好切,它不老实,乱跑。”
他妈说:“你不会切,别切了,看切了手。”
老儿子道:“我不信就学不会它。”仍坚持切。
他们娘俩负责切,我负责从仓房里往回捞,他俩切出来,我负责洗,蒸,再摊在盖顶子上晾。我们三人倒忙得不亦乐乎。
老儿子一边切着,一边和他妈说着话,他妈本来就是碎嘴子,有人和人说,没人和地皮说,嘴总不闲着。老儿子知道他妈这脾气,便没话也找话,逗他妈开心。他妈这回像遇到了对脾气的人了,说个热热闹闹,便一点儿也不觉得累了。
我暗想,还是老儿子有法,如果就让老伴切咸菜条,说不上生多大的气,又气又累, 非得病了不可。老儿子可能考虑到了这一点,即便他妈嫌他切得不好,他也坚持切。
老儿子又非常孝顺,心也非常细,他对他妈的唠叨从来都是不感兴趣的,可是,为了逗他妈开心,和她说个没完没了,真是个聪明而孝顺的儿子。
蒸了两锅,四箅子,晾了四盖顶子。
老儿子对他妈说:“妈,你歇歇吧,站时间长,你腿疼。”
他妈说:“再蒸一锅,晾两盖顶子也行了,多了没地方晾,切完了再歇着吧。”
“你快歇歇吧,让我多切会儿,我就学会切了。”说着,便不让他妈切,他妈只得歇着,躺地沙发上,舒舒服服的,还有老儿子陪她唠着嗑,这可能是她最享受的时刻。
切了一下午,蒸了三锅,六箅子,晾了六盖顶子。
不过,从来没使过刀的老儿子,手掌被刀磨起了个大血疱,老伴心疼地要给他挑开,说:“挑开后,用针穿过一根头发丝,不疼。”
老儿子不让,说让它慢慢地贴干吧。
老伴犯愁了好几天的活,老儿子帮着,一下午乐乐和和地解决了。
这不禁让我想到,老伴整天抱怨连天,牢骚满腹,我却没有办法,只得听之任之。老儿子却能让他妈干着活,还快快乐乐,这不是给我做了示范吗?我以后就得学老儿子,不能和她对着干,不理她,不屑她;而是谅解她,包容她,引导她走出她那阴暗的心理,让平和快乐慢慢占据她的心灵。
感谢老儿子教会了我如何对待老伴的好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