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这当是孔子时代的思维与预判,因为那时代社会男子平均寿命就是三十九岁,与今时今日截然不同。
虽年过不惑,但该疑惑的依然不惑,只是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经验教训,让自己觉得有话要说,说说读书,说说日记记录的点点滴滴。
简书像太监,也像武大郎开店。具体的看大规模封锁文章就好了。削足适履,不是自己的本性,也不值得。
自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为谁谁谁读书,其实每一个人能够读书,首先得有一张安静的书桌,一碗吃得饱的饭。但这最基本的要求,没有人会对你负责,除了自己的父母及兄弟姐妹。换句话说,没有了父母兄弟姐妹,你什么都不是。所以揭开教育的面纱后,我们更能看到真实的人性,真实的社会。
首先,在没能力养活自己的时候,读书的功利性应该强一些,学一技之长养活自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抛开吸血鬼一样的思维,应该每一个读书人的首要义务。自己能够养活自己,然后自己喜欢怎么折腾自己,那就是个人的追求与向往。但把养活自己寄托于别人,再谈读书,始终觉得是不道德的事情。
其次,我们需要认识到,校园教育与社会教育就是天堂与地狱的区别。所以,校园教育一切只看分数,没有人告诉你真实的社会是黑还是白,同样没有人告诉你,从鲁迅笔下的人吃人到当今社会的距离有多远?但读书似乎可以解决这些疑惑,带着思考看谎言,谎言不揭自穿。
最后,自由的读书,本身就是自由的一种。当然,因为封锁的缘故,在此不太好写。
近年,一直追着读朱卫东老师的文章,及其流水账。对朱老师提倡的建设自己,就是建设中国,极为赞同。
试想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建设不了自己,还能够谈建设什么啊。当然,谎言另当别论,因为那不是人话,不是正常人思维。
说完读书说写文。别人习惯我不知道,但我一直坚持写日记已写了几十本了。如果按以前思维,这样不表红心的日记,是不好的日记的。写的,记录的,都是自己经历的人和事。
长大了,经历了,人也学会了思考。读书或作文,我觉得都是为自己,至少证明,这人世间,你来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