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拖延症的背后

作者: 牛爸牛牛的爸爸 | 来源:发表于2017-06-11 16:21 被阅读172次

    我们家可爱又能干的小保姆有天对我说:“我发现,一项工作到了马上需要交作业的时候,我的效率最高了,原来几天都没做完的事情,我几个小时,甚至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而且质量还挺高的”。

    当时听到了后,基于我对时间管理的了解,我不假思索的给她下了个结论:“你呀,是有点拖延症,以后要合理设定deadline,分阶段设定进度要求,应该会有改进的。”

    最近看了赛德希尔·穆来纳森、埃尔德·沙菲尔写的《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以下简称《稀缺》)一书,发现这背后其实大有讲究。

    我们把一项工作拖到最后,实际上就使自己陷入了时间稀缺状态。按照《稀缺》的研究,稀缺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强行侵入我们的思维之中。

    稀缺对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了什么改变呢?研究表明,无论大脑的主人是否愿意,稀缺都会牢牢俘获他的注意力。这时,我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去利用自身资源上,做事就会更有效率。

    《稀缺》书中介绍了很多相关的研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这里举一项研究,心理学家雇用了一组本科生来校对3篇文章,并给了他们很长时间——只要在3周内完成就可以了。学生们的收入以校对出的错误数量以及是否按时完成任务为依据。他们要在第3周结束之时上交所有3篇文章。针对另一组实验对象,研究人员定下了更为严格的截止日期,从而创造出了更大的稀缺:总时间依然是3周,但这组学生需要每周上交一篇完成的文章。结果呢,就像大家预想的情形一样。截止日期更为紧迫的一组更为出色,他们虽然要面对的截止日期更多,但迟交的情况更少,找到拼写错误却更多,因此赚到的钱更多。

    只要时间有限,我们都会尽量将其利用得淋漓尽致的现象,心理学家将之称为“专注红利”,这是稀缺俘获大脑时产生的积极成果。
    如果我们要克服拖延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如上面实验所揭示的那样,合理划定deadline,产生时间稀缺,逼迫自己更好利用“专注红利”。

    英国著名记者马克斯·黑斯廷斯曾在一本关于丘吉尔的书中写道:“英国人头脑最好用的时候,就是快要来不及的时候。”岂止是对英国人,对我们家的小保姆一样适用_

    那有人可能要来抬杠了,一个截止时间就这么有效?我每次接到工作,都设定了截止时间,可实际上我根本就不把它当成一回事!的确,研究也发现,佯装稀缺是没有作用的,空想出来的截止日期永远不会像真正的截止日期那样俘获我们的大脑。

    但一旦是真正的稀缺,其影响就会超越意识控制的范畴,在几毫秒间就俘获我们的注意力,把一切干扰和诱惑推到一旁。用诺贝尔奖获得者、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话说就是:“在思考快与慢的两个节奏上,稀缺都会俘获大脑”。

    所以,我要对我前面和可爱的小保姆说的话,进行一番修正:你的boss要对你的截止时间进行合理设定,让你产生真正的稀缺。

    不仅仅是时间稀缺,各种类型的稀缺都会产生专注红利,能够帮助我们做成原本认为凭借自身力量很难做到的事情。

    当然,稀缺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也就限于此了,相反的,它带给我们的,更多是烦恼,以后我们再慢慢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决拖延症的背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ih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