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习惯

作者: 安妮的秘密花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4-15 23:59 被阅读0次

习惯为啥不好养成,反而容易破坏?

自我是带有自毁意识的,以前有人比喻猴子会干扰航行人开船

这个猴子就是自毁意思,一件反复被强调重要性的事物,反而会被视为厌烦,逃避,拖延

但是如果是破坏性的习惯,就会意外高效

人生来不喜欢紧迫感,;动物不可能24小时保持狩猎状态,这是反动物本能的

持续做喜欢的事情本身也是破坏性思维,因为大众思维是一个标准,而个体某种意义上是小众思维

如果是破坏性思维,就会带来松弛感,猫咪玩耍的时候是松弛的,但是乐趣也是训练,但是人好像一直被灌输学习是痛苦的,工作需要做重要的事情,各种附加意义,所以现在人,努力努力的去维护各种良好习惯,更多意义是在紧迫感,打卡,标签,展示肌肉

很多人丧失了松弛感,但是如果是破坏性的思维呢,我记得小时候乐趣是破坏性拆电视机器,结果对电路图感兴趣

看故事会,结果对写文感兴趣,这些是破坏性的思维,带来的偷偷悦己,不需要给任何人交代,也不需要有紧迫感,放弃紧迫感思维,这种是对精神有害且对身体也透支的路径

学会转化为破坏性思维,比如不想干啥的时候,制造一点破坏,不想运动的时候,干点破坏打破现在不想的状态,会乐趣无限,也更简单的松弛感,偶尔干点破坏性,比奖励,惩罚都来的舒服

比如不想化妆,就把妆前乳图上,瞬间恶作剧的感觉,冲击掉前面状态,

比如不想洗头,直接把洗发水往头上倒,也是恶作剧状态,直接冲击掉前面的不想,反而很轻松去收拾掉后面所有的事情

关键时候一个细小的破坏性行动,hu带来愉悦感和松弛感

“习惯回路”是查尔斯·都希格的《习惯的力量》这本书里最核心的概念。

大脑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思考模式,由大脑皮层控制,伴随思考、分析、判断、做决定等过程;一种是自动行为模式,由基底核控制,也就是习惯模式。

习惯模式有什么特点呢?一系列行为已经被大脑“组块化”,大脑不再完全参与决策,它要么完全静下来,要么集中做其他的任务。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是无意识的。

我们大脑中的这个过程是由三步组成的回路。

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

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这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

第三步,得到一个奖赏,这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重复这个行为。

暗示-惯常行为-奖赏,是一个完整的回路,缺一不可。

一般人培养习惯有什么问题呢?只明确了“惯常行为”,比如读书、记单词、写日记、健身,但是很少人重视暗示和奖赏。

暗示不清晰,不明显,奖赏不清晰,不够有吸引力,就无法形成习惯回路。

习惯回路的第一个环节暗示(cue),有的人翻译为提示、线索、触机、动机。就像运动员听到裁判发令才起跑一样,大脑得到暗示、得到线索,才能决定使用某种习惯并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

几乎所有的习惯性暗示都可以归为一下五大类:

①地点,比如一到健身房,就开始健身,一坐到沙发上就开始玩ipad;

②时间,比如每天到23点就睡觉;

③情绪状态,比如我有压力,感到焦虑,我就会刷微博和追剧。有的人难过或者焦虑的时候,就会狂吃零食或者买东西。

④其他人,比如读书社群里,其他人在读书打卡;

⑤紧挨着的动作,比如起床就刷牙。

为什么手机上瘾症那么普遍,因为玩手机的触机和暗示,是多重、多类型且清晰的。

看时间、排队、等人、吃饭、上厕所、想自拍、听到消息提示、查看朋友圈是否有点赞和评论、感到无聊、疲惫或焦虑的时候、甚至只是坐到沙发上……

我们使用手机的暗示可能达到几十种,所以所以过度使用手机的坏习惯才那么顽固。

所以,如果你想培养一个习惯,设置多个、简单、明显的暗示,给你大脑一个明显的信号;如果你想戒掉一个习惯,要有意识地减少暗示。

《习惯的力量》有一句话非常关键:“我们每天做出的大部分选择似乎都是精心考虑的决策结果,其实不然。这些选择都是习惯的结果”.

根据杜克大学2006年发布的研究报告,人每天有40%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由决定促成的,而是出于习惯。

习惯培养的精髓就在于,让那些我们想要的行为,变成不需要做决定的40%,而不做决定的关键,是靠暗示和触机让我们的大脑进入自动行为模式。

习惯的的第二个环节惯常行为,这个环节的关键就是“重复重复重复,一种重复”,重复的目的是让大脑中的神经通路越来越宽,越来越深。

习惯的第三个环节奖赏,关键是要有吸引力。

《习惯的力量》里举了两个例子:牙膏、沐浴露、洗发水、洗面奶,都会加入起泡的化学物质,但其实这些物质并不会带来更好的清洁效果,但是泡沫会让“我洗干净了”这件事变得清晰可见。

品牌从事人员说:“泡沫是一种巨大的奖赏。”

别看现在人人刷牙,其实社会开始养成普遍的刷牙习惯是在19世纪的最初10年,是快消品公司通过广告营销,让大家养成了刷牙的习惯。因为刷牙过程中的泡沫,以及刷牙之后那种凉丝丝的清爽的感觉,让我们很愉悦

03

习惯根本消除不了,习惯只能替代

相关文章

  • 习惯,微习惯

    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习惯,竟真能改变一个人 目前的三个小习惯保持的很好 只是这个困劲也保持的很好啊,到点怎么也精神不起...

  • 《微习惯》微习惯VS恐惧

    ———?我在悦读——— 文/西子 书名:《微习惯》 作者:【美】斯蒂芬·盖斯 微习惯的独特之处 斯蒂芬举了一个很好...

  • 微习惯中的微习惯

    今天阅读《微习惯》这本书,书中讲了利用微习惯每天的阅读不能少于2页,直到读完只为止。可以多读的,微习惯就是保证一件...

  • 《微习惯》之微习惯策略

    微习惯策略 塑造你生活的不是你偶尔做的一两件事,而是你一贯坚持做的事。微习惯策略就是强迫你自己每天实施1~4个小得...

  • 《微习惯》:微习惯养成策略

    今天带你走进微习惯的世界。 作者斯蒂芬·盖斯原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宅男,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并没有完美的身材和突出...

  • 《微习惯》| 微习惯是什么

    微习惯就是习惯的缩减版,比如每天做100个俯卧撑缩减为每天做一个,每天读1章书缩减为每天读2页,把“始终保持积极思...

  • 微习惯

    看到这个(微习惯)名词就想到2016年学习教练技术时第一期的珍老师!从她那儿第一次知道了微习惯, 胖胖的珍...

  • 微习惯

    《又见龟兔赛跑》 今日晨读《微习惯》。我第一反应就是从量变到质变。滴水穿石,积叶成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龟兔赛跑...

  • 微习惯

    有时候,明明知道有些事要做,但就是懒得去做。 知道应该好好写每篇文章,但总是应付。 知道锻炼很好,也不是很浪费时间...

  • 微习惯

    我们平时没有行动,一行动起来就想用最短的时间做成最大的成就,于是动的猛烈,却失败的果断。从来不跑步,一跑就跑了十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微习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kf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