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读陶行知》读书笔记

《重读陶行知》读书笔记

作者: 金_39cd | 来源:发表于2022-08-26 07:45 被阅读0次

陶行知揭露的会考:“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成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叫,会考所不要的就不必教,甚至于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家事不教了,工艺不教了,科学的实验不做了,所谓课内外课活动都不教了。所教的只是书,只是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等于赶考。好玩吧!中国之传统教育。”这不是当今许多学校的现状吗?

李镇西老师曾说,中国教育没有教育,只有教考,中国校园没有学生,只有考生。“赶了一考又一老。毕业考过了,接着就是会考,会考过了接着就是升学考。一连三个考赶下来,是会把肉儿赶跑了,把血色赶跑了,甚至有些是把性命赶掉了。不但如此,在学生们赶考的时候,同时把家里的老牛赶跑了,把所要收复的东北赶跑了,把有意义的人生赶跑了,把1000万民众的教育赶跑了,换句话说,把中华民族的前途赶跑了。”

应试教育并非今天才有,陶行知大声疾呼:“停止那毁灭生活力之文字的会考;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陶行知谈到了教育评价,是以生活的实质,还是仅仅看会考分数?

孩子如果没有了童年,没有了欢乐,没有了自由的心灵,没有了创造的欲望,任何教育改革的辉煌成就都毫无意义。

陶行知特别强调,创造的教育必须是行动的教育,没有行动就没有创造,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创造不是创新,创新是从1到2,从2到3,而创造则是从0到1。创造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要让孩子们有行动的自由和思想的自由。学校不是工厂,学生不是产品,工厂产出标准化的产品是其生产的成功,而学校若培养出模式化的人才,却是教育的失败。

孩子就是孩子,他不用装大人,也不用看大人脸色行事,教育要有儿童视角,我们的教育不要老想着我应该给儿童灌输什么,而应该多想想孩子需要我为他们提供什么,学校的舞台是孩子们自己的情感表达,而不是根据大人的指令而表演出来的“满满的正能量”;学习应该是孩子好奇心和探索力的自然呈现,而不是用嘴回答老师满意的标准答案,任何一个人都是爱学习的,但当大人把孩子变成知识容器,考试机器和名利工具后,孩子厌学了,其实从本质上说,孩子不是厌学,而是厌教。

陶行知说:“这个儿童世界不是有大人们造好之后,现现成成的交给小孩子去享受。大人代儿童造的世界,必是于儿童有害的,儿童的世界要由儿童自己动手去创造。我们要停止一切束缚,使儿童可以自由活动,这儿童的世界才有出现的可能。”

感悟:现今小学,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一个学期4次考试,考的老师学生焦头烂额,音乐、体育、美术统统不上了,结果分数没提高多少,师生体质下降了、学生近视眼多了,想象力没了。教育不仅内卷严重,而且成了自来卷。

当然也有不少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反思,并开展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五育并举。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之-《重读陶行知》

    昨天终于收到了《重读陶行知》这本书,买的四本书全部收到了,现在可以安排读书了。 今天拿起《重读陶行知》...

  • 《重读陶行知》读书笔记

    陶行知揭露的会考:“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成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叫,会考所不要的就不必教,...

  • 爆竹声中一岁除,早春不如多读书

    二月读书笔记一、《行是知之始》陶行知王阳明提出了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陶行知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

  • 陶行知《创造教育》有感

    我阅读的书目是《陶行知教育名篇》 读书笔记分享:今天阅读的是陶先生《创造的教育》,对教育应秉承“行是知之始,知是行...

  • 陶行知《创造教育》有感

    我阅读的书目是《陶行知教育名篇》 读书笔记分享:今天阅读的是陶先生《创造的教育》,对教育应秉承“行是知之始,知是行...

  • 2022-09-13

    《重读陶行知》笔记 1.陶行知提出“教学合一”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教的...

  • 陶行知教育名篇Three|新教育

    这是我参与勇气读书会打卡第144天 阅读书目:《陶行知教育名篇》 阅读章节: 新教育 读书笔记分享: 陶行知先生于...

  • 跟着陶行知学做教师~《重读陶行知》笔记

    1.明确育人目标。培养“人中人”——我们的孩子都从老百姓中来,还是要回到老百姓中去,以他们所学得的东西贡献给老百姓...

  • 陶行知教育名篇Thirty-Four|每天四问

    这是我参与勇气读书会打卡第175天 阅读书目:《陶行知教育名篇》 阅读章节:每天四问 读书笔记分享: 陶行知先生提...

  • 奔赴美好的教育——读《重读陶行知》之《陶行知的初心》

    走进《重读陶行知》,仿佛走进一个个生动而有趣的故事。初读李镇西老师的《陶行知的初心》,我被第二段的内容吸引了:“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陶行知》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ng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