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请和我一起养成逐字阅读的习惯!
大家好,这里是【进击学神】系列原创学习方法第30篇文章,我是李小师,中学时代逆袭伪学霸,和我的团队伙伴们一直专注于研究中学生学习策略、高中数学提分方法等,这个系列主要分享我在初高中阶段的逆袭经验和感悟。
所有的进步,一定有其内在规律,我的这套学习方法分享,就是在探寻我中学阶段每一次进步的背后逻辑,努力总结成可复制的方法,帮助学生看清学习成绩背后的真相,借鉴我的经验,慢慢走出自己的路。
最近,平均每天都会有三五个家长想让我给介绍其他科目补习老师,这种事情挺为难的,因为这个行业的特点,老师与老师之间可能私交很好,但是几乎都不会去对方的课堂听课,尤其是不同科目的老师,所以在专业素养上,其实了解并不多。
不过,在补习圈混了这么多年,从最开始的大学生家教,到自己开线下班,再到毕业后去学而思在线,最后成立在线工作室;从带1对1,到6人小组课,到25人小班课,到现在的大班课,我也应该算是完整的体验过各类教师角色,了解各种机构模式。
接下来,我从概率的角度给大家介绍下,如何找到优质的辅导老师,我本人十分反感诋毁同行的行为,我接下来说的也不针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仅仅是我入行十多年的所见所闻,从概率角度给大家一些建议。
课外补习,最先考虑的就是班型,不同的班型,对应着不同的教师群体,所以我先给大家做一下区分:
1.班课VS 1对1
标准化考试,个性化其实是个伪命题,你会什么不重要,甚至你不会什么也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高考必考的、易错的那些你必须高效掌握,尤其是高中阶段,时间极其有限,学习效率中最重要的其实是你学的东西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目标。
教研深度与授课逻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效果,如果再算上思维引导,学习方法渗透等,其实设计一节课和编一集电视剧差不多,在这个维度上老师的差别非常大,大家买的除了上课时间,其实还有隐藏的教研时间和课程设计的时间。
1对1具有天然的模式困境,老师想生存就必须多代课,多代课就没时间教研(真正的教研绝对不是编编讲义那么简单),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家长消费高,课程设计弱,老师不赚钱。
绝对不是说1对1没有好老师,而是模式限制,1对1特别适合两类学生,一种是基础很弱,不需要什么教研,学哪里都能有收获,老师负责、沟通能力不错就够了,带着讲讲基础,总结一下基本题型就足够了,这种非常适合1对1。
还有一种就是孩子数学140以上,各类能力都比较完善,已经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班型了,这时候需要找学霸型老师,专门针对压轴环节强化,这种老师多集中在一线城市,并且本身就是C9以上院校毕业的学霸才行。
处于中间段的孩子,学习态度不差,时间和进度又调的开,还是建议跟班课,教研体系课程设计都要完善很多,拿我举例,基本是可以用1/5的费用买到5倍的精力投入,这也是我为什么在高中阶段解散1对1团队做班课的原因。
不是所有的1对1都课程设计弱,遇到是运气,不是所有的班课教师都会重视课程设计,好多也没这个概念,弄点知识点编点题就觉得是教研了,具体还是要看个人,只是概率有高低。
2.线上课VS 线下班
线上相对于线下,在一线城市主城区,除了节约时间,选择范围广之外,其他方面差别不大,毕竟一线城市主城区聚集着大量的名校毕业生,他们愿意在一线城市生活,越是名校毕业生越有这个特点,所以线上线下师资群体差别不大。
不过城市的规模越小,线上的师资优势就越明显,在线学习,想找个985名校的老师很容易,但是到了二线城市,名校毕业生就开始急剧减少,三线城市想找个985补习老师就比较难了,也有,偏弱。
3.校内老师VS校外专职
课外补习绝对不是为了多学一遍课内的,或者说想真的进步,遍数并不解决问题,一定是在方法上,在思考问题的角度上,在题型经验上,有了新的认识,所以课外补习尽量不要再和学校体制思路重叠,多样性才会给孩子更多的机会。
另外,课内老师学校要至少带两个班,就已经100多个学生了,还要应付体制内的各种检查考核,还要照顾家庭,能投入到课外学生的精力已经很少了,更多的是把自己班级备课的内容再讲一遍,没有新东西,也就没有多少新机会了。
最重要的一点,课外老师往往是学生视角,从学生角度看待学习和应试,会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小经验与小技能,年龄上也比在校老师更好沟通,所以在这一点上,我是很建议课内正规学就好好跟住,课外各种路子多见见。
哪些老师更有可能是靠谱的?(概率)
1、名校出身:
小学初中更看重老师的耐心、责任心、表达能力,哪里毕业的没那么重要;高中不同了,思维灵活性,思考深度,总结能力,心态运维,考场技能等,名校出身的老师学生时代就已经探索的很深了,尤其是高中数学培优,是真需要脑力的。
2、大型品牌机构出身
大型品牌机构已经形成品牌效应,培训体系完善,校园招聘会最容易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他们是最好的筛选工具,一个人适不适合这行他们很快就评判出来。比如我的老东家学而思,每年两季招聘会几乎把全国名校跑个遍,有志于进入这个领域的人才基本都会去面试,进不去了才去别家。
3、老师有干货
这个是最重要的标准,有干货说明爱思考,有自己的体系,是愿意长期在这个行业内发展的,并且可以通过老师的内容直接判断老师的教学方法,减少尝试成本,在任何时候,思考与创造都是难的,能拿出来干货的老师,选择风险要直线降低。
4、带班经验丰富
课外辅导行业很容易成为一个过渡职业,大学毕业后职业不顺都容易进到课外辅导机构暂时过渡一下,尤其是1对1机构,所以离职率就会非常高,但是一个工作了十来年的老师,职业路径就已经很稳定了,另外,带过几千个学生,讲过各种班型的老师和新手差别肯定也是很大的,年级越高差别越大。
5、台柱子老师
无论多大的机构,为了业务稳定,每个科目都会有台柱子老师,并且每个科目每个校区不会超过两人,正常来说,台柱子老师的授课水平都是远高于该机构的平均水平的,这样的老师基本都比较靠谱。
哪些老师有可能是不靠谱的?(概率)
1、过度宣传
经常有人参加过北大的课程就把自己说成了北大毕业;进入一个公司实习期都没过,出去了就成了联合创始人;刚毕业入行就带过多界毕业班;没教过几个学生就已经身经百战;动不动就秒解高考数学压轴题。都不太靠谱,牛人肯定有的,但基本都是熬出来的,越有水平的老师往往越不会跟你保证太多。
2、名气大没干货
是否过度宣传其实很难辨别,家长们也不方便说老师你把证据都拿出来。所以对家长来说最靠谱的就是看内容,因为内容做起来其实非常难,我写的【进击学神】经验总结,熟悉我的家长知道,我从2015年就开始写了,不是我写的慢,而是成体系的总结没那么简单。
3、经常换机构
个人履历特别丰富,多家机构的教学总监等,年纪不大就有多家机构经验,基本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被淘汰的次数多,一种是走到哪里刚稳定就想把东家的学员带走,这类老师可能有些水平,但是稳定性很差。
4、诋毁同行
那种离职就诋毁老东家,总是酸酸的说别人的不好的行为不太好,老师这个角色很特殊,虽然是门技能,但是会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孩子,还是尽量不要让孩子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心胸开阔的老师更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迭代提高自己。
有哪些情况是需要杜绝的?(概率)
1、无论是上门家教还是学生去老师家里,都尽可能避免异性在封闭空间独处,出事的很多,而且被知道的肯定也是其中很小的比例。
2、教学效果有滞后性,并且成绩提升影响因素很复杂,所以报班前期多考察,正式学习后不要总换,除非这个老师确实太差或者确实遇到了更优秀的教师。
3、少当小白鼠,那种特别“牛”的人,动不动就拯救孩子们的,单独设计了非常强大的教学体系的,有点类似于吸收宇宙能量的那种,千万别信。
按照前面的标准来找,找到好老师的概率要高很多,这里面凡是遇到您不方便判断的,您就看老师有没有什么干货输出,这是最简单高效的判断方式,说谁都会说,真做出来的才靠谱。
一个人思维升级的途径有两个:教育和教训……我当年走的是后面的,相当不容易,现在把我的教训打磨成课程,感兴趣可以关注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