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是“现代法国小说之父”,更是因《驴皮记》声名远扬,为人熟知。他一生塑造了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为《人间喜剧》,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我手上的这本《驴皮记》曾被歌德总结为“生命里只有两种悲剧,一种是想得到而得不到的悲剧,一种是得到一切的悲剧”。
《驴皮记》里的拉斐尔曾因爱而不得、贫困的现实、求而不得的欲望准备投河自杀,却没想到路过一家古董店,幸运女神从天而降,改变了他的命运。
改运的正是古董店老板给他的跟狐皮差不多驴皮。这张驴皮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满足人们的任何欲念,会根据愿望实现的难易程度而缩小相应的尺寸,当驴皮缩小到消失时,人的生命就走向了尽头。”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童话故事,《渔夫与金鱼》。金鱼因为渔夫的不杀之恩,决定满足他三个愿望。可是,渔夫的老婆却在贪念的驱使下,想要更大更好的房子,最后落得回归原点的结局。
我们总是在拥有金钱后,想要更多,拥有更多的欲望。特别是在信用卡、花呗的时代,许多人提前享乐,全然不顾自己的收入水平,反正可以提前透支工资和分期,欲望无止尽,享乐无极限。人们看到的更多是眼前的快乐,看不到的是长远的忧虑。
比欲望更长远的是我们的能力,这才是我们立足社会赚取金钱的本钱,可以让我们幸福和长寿,用知识武装头脑,能让我们获得长久的平静和喜悦。你所获得的知识是别人所无法偷走的,是你独一无二的财富之泉。这也是古董店老板米菲斯特所揭示出的真理,可谓是醍醐灌顶,人间清醒的楷模。
可是,拉斐尔在生活中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赌徒。反正都是要死,为什么不能换取欲望,及时行乐呢?
一开始,他不相信驴皮的力量,反而赚到了一些钱,可是当他尝到了驴皮的甜头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反正一切得来全不费工夫。可是最终,他面对驴皮的缩小才意识到生命的有限,陷入了无尽的恐惧。
人在拥有一切后,面对生命的流逝,反而不舍得失去了。于是,他成为了一具无法享乐、愁容满面的躯壳。
早知如何,何必当初?这句话谁都会说,可是轮到自己身上,更多的是懊悔和感慨,以及如果能回到过去的悲怆,可惜没有如果。
看完《驴皮记》后,想告诉被欲望裹挟的男男女女啊,愿你不要被眼前的欲望所迷惑,踏踏实实地用能力去换取你想要的一切,享受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上的富足和喜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