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新闻的过程中,到处都是“总有刁民想害朕”的报道,一直以来总是感觉怪怪的,至于原因何在?百思不得姐。今天看到了一个词儿,忽然开窍,心想这就是答案了。这个词儿叫做:弱者心态,也可以叫受害者心态。
也许是背负了太多的历史枷锁,我们的媒体人在报道外界对中国的看法时总是盯着批评、蔑视、误解、中伤的声音,很是起劲。
但实际上,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认为的对手、敌人大部分关于中国的报道大多是正面的、积极的,甚至还有很多是羡慕的,抱大腿的。更不用说有很多报道试图通过中国的好来批评自己国家的不足了。
国民性之类的词儿有太多贴标签的成分,没有实际意义。我也不想谈。我想说的,是怎样面对!
我们能够做的,就是避免这种环境对自己客观看待问题的负面影响,并且发出自己的声音,为扭转这种状况做出一点贡献。
具体到个人,如果仍然以受害者心态、弱者心态去思考问题,就会在碰到困难时把责任归咎于别人,归咎于社会,归咎于环境。虽然自己能取得一点点可伶的心理平衡,但于事无补,问题还在那里,状况并没有任何改进。
这不是好的方法,或者干脆说,这是坏的方法,是不求上进、不思进取的方法。
真正的好的方法是把注意力放到问题本身,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对自己的处境不满意,问题就是自己还不够优秀,那就努力提高自己。
每一次生气、抱怨其实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没有找准问题的症结,只是盯着问题的表象,要求环境改变,怎么可能做到呢?结果只能是问题越拖越严重,状况越拖越糟糕。并且自己也会变成别人的拖累。
怎样培养自己正确的做事方法呢?这个问题定位好像不太准,如果能够意识到方法的不足或者纰漏,自然也就找到了解决的方法。所有的这一切都发生在脑子里面,虽然不知道机理为何,但很多问题就是这样,一旦意识到就会发生改变。
很多问题,在被发现的时候,就已经被解决了。关键点在于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当我们接受了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是盯住问题本身予以解决的时候,自然会抛弃怨天尤人的做派,把注意力放在问题本身。
生活的本质就是在保证生存的基础上,好好活着。现在这个社会,生存很简单,很难被饿死。但是如何好好活着呢?我想,就是不断的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最大的问题就是超越自己的恐惧、超越自己的感情。
成功的人生,本质上是不断追求更好自我的过程。尽管你的天花板可能是别人的地板,抑或是别人不曾接触的地下室。但对于自己来说,唯有达到自己的天花板,才能触摸到天花板的材质,了解站在天花板的位置看到的风景,甚至可以找到砸破天花板的工具,进入更好的人生层级,实现人生的突破和对自己的超越。
唯有如此,才会看到更壮美的人生风景,接触到更多有料、有趣的人,感受不同的人生宽度。唯有如此,才算得上不枉此一生。否则,就真应了那句话,有些人30岁就死了,到80岁才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