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耕而陶聊茶器:九、经取自径山,日本茶道始(二)

耕而陶聊茶器:九、经取自径山,日本茶道始(二)

作者: 耕而陶_茶 | 来源:发表于2023-11-30 20:47 被阅读0次

  公元607年,日本遣隋使小野妹子出使中国受到了隋炀帝的接见,由是拉开了中日官方文化交流的大幕。其后大唐灭隋建国,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二十多次遣唐使团,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实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遣唐使团内的很多成员各自担任不同的工作,通过对各自领域地学习,为日本回输了唐朝律法、制度、历法、习俗,及汉文、诗赋、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经消化改造后融于日本民族文化,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诸多方面带去了深远影响。公元780年陆羽《茶经》问世后,茶文化开始在唐代社会大行其道,茶自然为来华的日本人所接触。在这些人当中有一部分人很特殊即日本的留学僧人,正是他们起到了把大唐饮茶之风带回日本的主导作用,由此中国的饮茶文化自然而然走上了东渡之路。

    论及唐代茶文化向日本的传播,不得不提的是最澄、空海、永忠三位僧人。先从公元804年来华的最澄和尚谈起,公元804年日本天台宗的开创者最澄来华,第二年最澄返回日本,在把大量佛经带回日本的同时也带去了中国天台山的茶种,并把它们植于京都的日吉神社,这是日本最早的茶园。跟最澄同船来唐的还有一位高僧叫做空海,他是日本真言宗的创立者。

    空海在长安学习佛法,并学会了中国的制茶及饮茶方法。公元806年空海归国,除了经书、法器等物亦带回了中国的茶籽,并将之献给了嵯峨天皇。其后空海以茶相伴度过了自己的余生,在此期间他大力向周围的友人及官员推荐茶饮。永忠和尚是在公元775年来到唐朝学习的,他在长安西明寺一住就是30年,于公元805年回到日本。回国后永忠除管理佛事外,还自行植茶、制茶。815年在其掌管的寺院中永忠循唐法亲手为嵯峨天皇煎茶。天皇的支持加上这些著名僧侣的推广,中国的茶叶及饮茶方法在弘仁年间植根于日本,并在其时形成了一股“弘仁茶风”。

  其后的近二百年间,中日两国减少了交流往来,茶事交流活动亦基本停滞,此状况一直持续到南宋时日本荣西和尚来华。荣西为研究禅法,两度入宋学法,于1191年回国。这次回国,荣西将南宋的禅法及饮茶文化传回日本,开创了日本临济宗,并植茶于平户。七十四岁时荣西著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吃茶养生记》的重点不是讲述禅茶与茶道,它着重论述了茶的药理性能,主旨是养生,但这不妨碍其成为日本茶道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日本人接触和饮用茶是从实用这一前提开始,才逐渐发展出今天的茶道。

    日本镰仓幕府官修编年体史书《吾妻镜》记述,大将军源实朝饮酒过度身体不适,家人吏仆方法用尽一筹莫展。适逢荣西到来,荣西见状立即命人取茶,亲自为将军点茶一碗。将军饮后酒意全消,吃惊于此为何物,荣西答此物为茶。随后荣西献上《吃茶养生记》,并向将军历数吃茶的诸多益处。将军大喜,遂力举茶饮于朝。自此《吃茶养生记》与南宋饮茶之法在日本得以普及,茶风日盛。荣西在日本被尊为“茶祖”。

后图:日本江户时代(公元 17 世纪) 赤乐茶碗 铭 “舟引”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版权声明:任何单位、媒体、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文字及图片,违者必究。

相关文章

  • 品茶简谈──径山茶

    径山茶:属于绿茶,寺院(佛门)茶,径山因径通天目而闻名,日本茶道的起源。径山茶叶外形细嫩有毫,色泽绿翠,香气清馥,...

  • 径山丨茶圣著经之地,日本茶道之源

    说起径山,其实最著名的就是茶。 这位于杭州郊外的小小山丘,虽无三山五岳的大名,却曾是日本高僧心向往之的胜地,在中日...

  • 新年祈福--江南名刹 径山寺

    径山寺,始建于唐朝,兴盛于宋朝。有江南五大禅院之首的名誉,同时也是日本茶道的起源地,在日本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从径...

  • 读书|《茶之美》

    近期阅读的书中对我触动最大的一本,关于茶 、陶瓷器、茶器、茶人、茶道。 作者柳宗悦,日本民艺之父。 所谓茶器之美,...

  • 日本京都的茶器和茶道

    ​台湾音乐人屠颖的钢琴专辑《古都漫步》将京都叙述得有些清冷。在琴键孤独的延伸之中,我们仿佛能够听到木屐在石板路上的...

  • 2022-09-16

    继去年《懂点茶道》后,第二本讲述茶器的专业书籍《懂点茶器》,再次被选为北京各大高尔夫球会会员读本。 《懂点茶器》...

  • 总说“吃茶去”,您会选水吗?(一)

    这些天,有不少在淘宝“耕而陶茶斋”中选购了茶的朋友在后台私信我说,耕而陶,您在淘宝店铺“耕而陶茶斋”里所有茶类...

  • 耕而陶聊茶:九、茶之乱象略述之(一)

    茶事乱象很多,说几个生活里常会遇到的情况,给大家提提醒。一是市场对百年老茶的炒作,二是小青柑茶,三是同种茶类滋味差...

  • 2021-11-17

    耕而陶聊茶:十四.茶之学习贵有恒(二) 如果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有”,好,可以耐心地跟朋友去解释这个问题。解释后...

  • 茂连说茶喝茶配茶器从茶具看饮茶方式

    茶有茶道,器亦有其道。嗜茶者,品茗好茶道,也极重茶器。从茶与器的搭配说开去,从唐时《茶经》中的茶器,说到现代流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耕而陶聊茶器:九、经取自径山,日本茶道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jgq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