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说华山论道
传统还是创新?——关于丧葬文化的几个想法

传统还是创新?——关于丧葬文化的几个想法

作者: 雷迪雷 | 来源:发表于2017-09-20 16:38 被阅读0次
    天马山公墓

    上周末,祖父辈的长辈五七,定在那一天举行落葬仪式,陪同前往。

    下葬地址选在天马上公墓。墓地位于天马山的支脉马尾山,应该是上海唯一一座山地公墓。

    落葬时,在安放骨灰盒前,会在墓穴底部铺一层沙,然后用水泥浇灌(墓地有专门的水泥匠),接着在底部铺一层硬币,分角元的都有,好像没有什么统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普通百姓死去,会在下葬时放一些生前常用的物品;而帝王将相死去,则会有牲畜陪葬、活人陪之土葬等。

    这么做的目的,一是为了表示“有来生”思想,二是希望逝者在冥间也能享受到生于人间时的同等待遇

    当然,随着历史迁徙和文明递进大多随之消逝(不排除一些封建闭塞的地方依然有较为接近早期传统的丧葬文化保留)。更何况现代也已不提倡土葬了。在这一平方米的墓位上,小小的墓穴除了骨灰盒,能放的恐怕只有钱币了。

    铺一层钱币也算是陪葬品,或者依照民间风俗,希望一个人死去后到了阴间有钱花、留下了买路钱。


    天马山公墓

    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购买墓地,不仅费用不菲,而且每年还会产生一定比例的管理费需支付。

    有句话说,炒坟堪比炒房!就拿苏州举例,苏州的墓地一般均价在3万左右一平,去年居然最高炒到了12万一平!赶超房价。换句话说,有钱还不一定买得到墓地。

    这似乎印证了现代人的一句话:

    ——活着买不起房,死了买不起坟。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日本。日本实在是一个死亡成本非常高的国家。

    根据2017年日本消费者协会最新统计,葬礼和墓地总费用,大约是25万元人民币。

    随着人口增多和土地减少,日本丧葬墓地费用居高不下,死亡成本加剧。加上老来无子送终,墓地无人续费等问题最终落为无主墓地,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选择新的殡葬方式。

    日本东京幸国寺住持在琉璃殿中对亡灵祷告 可以刷卡进入建筑,还可以通过刷卡的方式点亮自己亲属专属的那尊佛像。

    在东京幸国寺的琉璃殿里,摆放了2045个LED佛像,这一个个发光的蓝色玻璃佛像,充满黑科技与未来感,实则就是一个纳骨堂。

    在有需要的时候会采用像立体停车场一样的装置将存放的骨灰盒传送出来。从空间上来说,节省了不少占地面积。

    曾有日本居民说,不希望死去之后,还需要亲人花钱费力维护墓碑。

    这样朴实的想法恐怕是没多少人可以做到吧?而在日本,已被更多的民众接受和采纳。

    再回过头来说,其实,早在2013年12月,上海申请海葬的补贴就从每具骨灰400元提升到2000元。这个“骨灰撒海”的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26年。

    据2012年的有效数据显示,共撒骨灰25563份,节约土地76.7万平方米,参与人数近10万人。

    这个看上去似乎可观的数字,相比占用率还是凤毛菱角。

    毕竟,即便是作为中国大陆最为西化的城市,大多数人依然守着传统思想,还是更趋向于选择支付费用,给自己逝去的家人一块看得见的墓地,守住祭祀的最后一道坎,留存念想。

    不管时代发展多快科技多么发达,在殡葬文化中,平民百姓总是心存“厚葬”礼仪,不论花费多高多隆重都更愿意留下点什么,他们好像觉得只有通过这种更形式更肉眼的东西才能代表对逝者的缅怀和尊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统还是创新?——关于丧葬文化的几个想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jpo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