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哲思
喀秋莎的旋律(上)

喀秋莎的旋律(上)

作者: Aparijito | 来源:发表于2019-05-28 22:22 被阅读0次

    仲夏夜。

    前天在大活看了民乐团演奏,今天晚上又匆匆赶过去看了艺术教育学院的毕业汇演之一。

    其实之前没有计划过用这么文艺的方式告别我的大学四年,计划之中的五月六月是紧张的论文答辩和备考,以及折腾人的驾照考试。现在想想五月要过去了,必须完成的事情其实一件也没有落下,生活也比想象中更加丰富多彩。

    那么在晚风中乘着梅操的音乐再回顾一下这场舞台剧的观看感受吧。

    作者图

    《喀秋莎》(俄文:Катюша)是一首作于1938年,由马特维·勃兰切尔作曲、米哈伊尔·伊萨科夫斯基作词的苏联经典歌曲,描绘了前苏联的美丽春色,讲述了一个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对离开故乡去保卫边疆的情人的思念。在苏联的卫国战争时期,这首歌有重要的意义。

    《喀秋莎的旋律》讲述的故事和歌曲《喀秋莎》所描述的故事具有相同点,相比歌曲故事情节的单一,舞台剧通过将四个不同的故事以时间顺序连在一条轴线上,围绕战争、爱情、和亲情三个主题将不同角色置于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物的悲喜和故事情节的推动均离不开大时代背景的渲染。

    手风琴手站在舞台左侧弹奏着,聚光灯打在舞台左前侧的军官和士兵身上。音乐停,一阵炮火声带来的黑暗停止后士兵和军官展开了对话。第一个故事《士兵之歌》拉开序幕。

    “你炸掉了两辆坦克?!“军官高声质问道。

    “我......我害怕.....”士兵站着,将头低下去。

    “因为害怕炸掉了两辆坦克!”军官的语气又疑又喜,“我要嘉奖你!”军官说着将一枚勋章授予士兵阿廖沙。

    “我请求撤销嘉奖。”阿廖沙请求道,“我想回家,哪怕一天都行。”

    “你离开家的时候多少岁?”

    “19岁。我都没有机会和母亲好好道别。“

    气氛变得沉重起来。

    军官准了阿廖沙探亲假,“你要回来。”

    阿廖沙激动地来到火车站。在用一罐罐头取得哨兵通融后他上了火车。

    探亲的舒拉出现在火车上,她也是偷偷上车的。舒拉对阿廖沙充满了猜疑,她甚至想通过跳车来警告阿廖沙不能轻举妄动。终于两人在激烈的争吵后打开了关系的第一步。阿廖沙下了火车,舒拉乘着火车继续向前驶去。

    作者图

    旁白音响起:“阿廖沙死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剧情远比我能写在这里的精彩。第一个故事女主角其实非常不讨我喜欢,剧本奖主角设置为一个傻白甜角色,冲动、鲁莽、情绪化,而将男主角塑造成一个刚毅、坚定、理性的士兵形象,加上女主角非常甜美的表现,让主人公缺失了一种战争环境下的状态。在我看来,处于战争中的人尤其是没有性别的,生是目的,在这个挑战面前角色塑造应该弱化性别固化。不知道编剧对女主角的这样呈现的目的是什么,只是放在战争这样严肃的话题下,女主角的台词和动作实在无法让人完全产生肃然起敬的感觉。

    相比之下《第六纵队》,第二个故事要深刻得多。

    故事以德国法西斯攻打俄罗斯的地下战为北京,讲述了一对母子之间因阵营不同互相试探、敌对,母亲劝导儿子去检察院自首时儿子终于露出真面目,最终一声枪响,母亲倒在黑暗中。

    这个故事的主题仍然深刻。将小人物放在时代背景下,人物的行为超出了自己意志能控制的范围。“我不能。他们会杀了我,也会杀死你。他们甚至可能先杀死你。”儿子沙利对母亲说出这番话。从母子的对话中不难推断出儿子涉嫌杀死母亲的朋友、甚至举报自己的父亲这两次事件中。母子从最初见面时互相回忆在美国的艰苦却温馨的日子一步步揭开平静温馨表面后的剑拔弩张。“你这幅样子我倒是从来没有见过。”作为表演家的母亲在儿子露出凶相后平静地说道。也许在得知真相后她内心已经接受了儿子是叛国贼的真相,但是因为她和沙利之间有着无法割舍的母子亲情,在见到儿子的那一刻仇恨瞬间化成久别重逢的欣喜,等这种情绪平静下来后,理性回归,玛德琳一步一步质问儿子,“你在说谎!”她无情的戳穿儿子接二连三的谎话,这也激怒了沙利。玛德琳绝望又气愤地转身想要去检察院时,儿子将枪口对准了她。在门外,另一个人,沙利的同伴也在黑暗中将枪口指向玛德琳。

    “砰!”两声枪响。周遭陷入一片沉寂的黑暗。

    玛德琳死了。死于哪一声枪响,只有黑暗能给出答案。

    这个故事带给我的反思主要集中在一个经历过生活恐怖后的人如果能做出违反他之前所肯定的伦理。沙利的生活必然经历了太多恐怖,在他这个年纪经历这么如此的恐怖对他来说显然有些无所适从。他必然不是一个完全恶的人,从他和母亲玛德琳的对话中可以推测出他性格中有着很深的懦弱和对死亡的恐惧,同样地他仍然保有对母亲的依恋和爱。这是当面对自己的生死问题时,杀死自己的母亲这个选择似乎在死亡这个问题上不有优位性。也许杀死玛德琳的那颗子弹并不出自沙利之手,这已经不重要了。战争和特殊社会背景带给年轻人的心理扭曲是可怕的。从战后欧美国内出现的大量的退役士兵的战争创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可以看出这种创伤对人的影响是长时期的,且很难消除。

    个体如何在群体中做出不偏离的行为选择,这个问题深刻而复杂。我也需要回到那片黑暗中寻找答案。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喀秋莎的旋律(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jxs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