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六讲》读书笔记1

作者: 涛声已遥远 | 来源:发表于2022-05-29 08:51 被阅读0次

孤独似乎变成偏灰暗的词语,孤独不能被杜绝,孤独不能被抛弃。

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蒋勋

今天读了《孤独六讲》,这是蒋勋在2002年参加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为主题,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

柏拉图的寓言:每一个人都是被劈开成两半的一个不完整个体,终其一生在寻找另一半,却不一定能找到,因为被劈开的人太多了。

不同年龄层所面对的孤独也不一样。

孤独还分民族,有的民族在文化的趋势里,表现不同的孤独感觉。

沈从文在1920年发表的小说,讲一对男女在路上走,握着手,稍微靠近了一点,就被村人指责是伤风败俗,抓去见县太爷。县太爷当下拍板说:「你们这对狗男女!」结果这是一对侗族的夫妻,不似汉族的压抑,他们恋爱时就会唱歌、跳舞、牵手。

金庸的武侠世界也是因为社会的复杂灰暗,才想来孤独的躲避,高人必须孤独才能证明其高明之处。

武侠小说里也有巨大的孤独感,所以许多人喜欢阅读。你看黄药师可不是一个怪人?所有金庸的人物都是如此,他们是孤独的,闭关苦练着一个没有人知道的招式,像古墓派的小龙女,何尝不是一个「活死人」?所谓「活死人」就是要对抗所有活着的人,当活人不再是活人,死人才能活过来。这是一种颠覆的逻辑。我们都曾经很喜欢读武侠小说,因为当小说中的人物走向高峰绝顶时,其实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和荒凉。

对于文艺作品中的孤独,我们不敢面对,我们甚至觉得知道太多生命的孤独面,人会变坏。

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确定生命与宇宙间的对话,已经到了最完美的状态。这个「独」,李白也用过,在〈月下独酌〉里,他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一种很自豪的孤独,他不需要有人陪他喝酒,唯有孤独才是圆满的。

孤独是一种福气,怕孤独的人就会寂寞,愈是不想处于孤独的状态,愈是去碰触人然后放弃,反而会错失两千年来你寻寻觅觅的另一半。

经历了许多,之后的孤独才是孤独,空白的单一的孤独是孤单和寂寞。孤独是思考延伸的土地,只有看着土地上的植物花草树木一年又一年的生长死亡,才能得到土地的孤独。

相关文章

  • 《孤独六讲》读书笔记1

    孤独似乎变成偏灰暗的词语,孤独不能被杜绝,孤独不能被抛弃。 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蒋勋 今天读了《孤...

  • 孤独六讲 1 情欲孤独

    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

  • 《孤独六讲》文摘(1)

    1.群体的道德意识往往会变成对他人的指责。在西方,道德观以回归到个体的自我检视,对他人的批判不叫道德,对自己的行为...

  • 被误解的孤独

    【读《读孤独六讲》】Day1 孤独并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的,是因为你害怕孤独。——蒋勋《孤独六讲》 真被蒋...

  • 《孤独六讲》读书笔记

    9月8日中午12:57--13:55 孤独是人类的本质。 在群体文化中,婚礼丧礼都是表演,与真实的情感无关。 对自...

  • 《孤独六讲》读书笔记

    上周看的书,是大学时曾经看过的《孤独六讲》,当时只是觉得很好,但看过就忘了。如今重新看一遍,又有很多新的感受。 严...

  • 【读书笔记】《孤独六讲》

    卷一 情欲孤独 ·每个人都急着讲话,每个人都没把话讲完。 ·快速而进步的通讯科技,仍然无法照顾我们内心那个巨大而荒...

  • 《孤独六讲》读书笔记

    题记: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在破碎重整中找回自我 记得在2015年左右,我第一次在广播里听到主播朗读蒋勋先生的文章...

  • 《孤独六讲》读书笔记

    1•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孤独”一词有着不同的生命意蕴: 汉字里的“孤”和“独”都是失去亲人照顾的人,都有着令...

  • 读书笔记- 孤独六讲

    感谢圈友分享了蒋勋老师《孤独六讲》的听书链接,每次都是断断续续的听。有书app也专门有一周解读此书,但记忆已经很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孤独六讲》读书笔记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kg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