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生活而教

为生活而教

作者: 木铧犁 | 来源:发表于2017-11-09 16:01 被阅读11次

        为生活而教

    ——龚小教研活动关于“习作”的经验交流

前言:

        来龚之前,我一直致力与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特别是在黄校几年,通过对语文教材整体研究,构建出了语文教育价值体系。来龚小,原本是准备通过一两年的时间实现“能力目标与价值目标搭桥”最终实现阅读教学“知识——能力——价值”的整体融合。一个意外把我冲击到语文习作的主干道上来。

        这一年来的习作教学研究,虽然有了一些积累,但还不足以言成果,只是一些零散的认识。这里应组长的要求,浅谈一下我对习作的一点认识。

我的习作的认识:

      不为习作而教

        10年前,我对小学六年的习作(说话)要求做过一次整体,那是站在“习作能力培养”的视角来思考的,那一次系统整理我自认为收获不大,只有一点认识——小学习作教学的关键是“自主修改”。

        10年,我在武汉育才二小跟岗学习半个月,这半个月的学习研讨中,我有了对习作教学的第二个认识——学会描写是习作的难点。

        15年,我第一次带二年级语文,因为教学的需要,我开始思考“习作的起点在哪里?”“人为什么要写作?”,最终得出了我对习作一个重要认识——习作不是为写好一篇文章而教,而应该把“习作”教学看成促进孩子成长的一种手段,帮助孩子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最终能智慧的面对生活。许多孩子将来不会凭借写作吃饭,但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将是任何人从事任何事,干好本职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

        不为习作而教,应该为智慧生活而教。

        习作的原点

        为生活而教的习作就必须思考习作的原点在哪里?现今中国发现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我们知道甲骨文是一种占卜文字,记录着古代占卜结果。也就是说,文字的出现,在早期就是记录生活。既然是记录生活就必须是真实的——这也是我们新课标对学生习作的一个重要要求——课标要求学生要学会写“记实”作文。

        为什么要真实的记录生活,因为记录当下与过往就是为了把一些有价值的内容留给将来的自己或他人学习借鉴。如果记录虚假,势必会为将来带来许多不便。如现代有一本学科叫“训诂学”,就是专门考证古典文集的真伪,说白了就是古人造假的文章给现代带来的困扰。

        真实是写作的基础,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智慧地面对生活,真实地记录有价值的生活。

      一次美丽的“急就章”

      我们班的习作专辑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来源与一次无可奈何的应急。16年秋季,教学时间比较紧,大家都在抢进度。内容是跑完了,可习作没时间讲评,学生忙着复习各知识点,能力点,哪有时间去修改习作呢?

        因为我平时的习作是每天改几本,第二天选评几篇,多数是截取片断讲评,然后单元检测见分晓。但是年终将近,时间上也不允许这样慢慢泡制。可这次习作是写童话,很可能就是期末的考点。

        于是,只有抢着改习作,然后择取学生中写得比较好一点的文章,我一次性修改成功,选择全文系统讲评,供学生学习参考。修改的习作发表在班级QQ群里,没想到迎来较大的反响。一下子引起家长的关注,学生的关注。我就一下子把自己送到了习作的水中间,想上岸也回不来了,只能继续前行。

对作品专辑的一点认识:

      发掘了内驱力

        特级教师管建刚在他的作品《我的作文主张》中反复强调“写作意识”,而写作意识的内核就是一个人内心的“发表欲望”。当一个人的主张得到别人的关注,往往就会强化作者的写作意识,进一步激发他表达的欲望,向在发表。

        我的实践证明,管老师的这一见解是正确的。从我们班发表习作专辑以来,学生们对习作不再是从前的那种苦恼,而是逐渐变成一种期待。有一次我刚讲完一个单元的习作,有个孩子就来问我:“老师,下个单元的习作什么时候写?”每次讲评完当天挑选的文章后,下课总有人来问:“老师,我的作文批改了没有,选上了吗?”

        因为有了这种期待,习作也就逐渐改变被动为主动。

      分层选择激发

        我修改习作有个习惯是先改4号组员,再改1号组员,最后改2号和3号。优选的第一标准不是语言优美,而是“文心”。文心就是孩子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集中体现——主要反映在对习作的材料的选择和理解。所以4号虽然文字功底要普遍薄弱一些,但他们对生活的敏感度不比1号差。再者4好作品的评比对象是4号群体,所以我们班的习作优选专辑,每次都有4好组员的作品。我们每一专辑的作品都是从3个组(1号组、4号组、2-3号组)别中评比优选出来。这样,每一个学生群对习作都充满期待。

        王璟,1号组员,小组组长。作为组长,在1—6单元的习作中,是仅剩两个没有选登文章的组长之一。特别时期考试以后,每一次习作都来问:“老师,我的这次习作选上没有。”我告诉他“没有”。他就会问:“老师,我问什么没登上?”最后在第七的单元选登了第一篇后,连续选登2篇。

        林锦庸,4号组员,是我们班的一号懒人,自从上学期最后一个单元选登了一篇文章后,连续选登3篇稿件。字也比原来要写得好了,这次月考虽然没及格,可是已经改变了他千年老幺的角色了。

      主动修改中感悟

        因为有了发表空间,所以许多孩子的习作主动请求家长支援。我们这学期的习作,家长参与的痕迹明显比上学期要多——关于这一点是好还是不好还真不好说,但学生主动寻求指导是值难能可贵。只要孩子有一颗想写好的心,中有一天会写好的,能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因为许多孩子想发表,所以我改多少本就发多本,选好几篇就在班级群里先发表几篇,鼓励孩子重写。我每次发作文本都会说:“没选登的同学,不服气可以重写”,结过还真有一些同学重写了自己的文章。姚斯扬是最典型的,只要知道自己没选登,他一定会重新写过。上学期我们班出13期作品,他一个选登13篇,获三年级习作班级最佳写手。

        现在,我们班的习作成品出集,这些作品都是经过几番修改的结过。先草稿后读家长听,家长听后指导修改;修改后誊正,老师批改预选;学生根据老师的修改提示,修改成电子稿;电子稿再次被老师修改成型;学生全班展读后在班级优选抄录本再次誊正。

        好文章是写出来,也是改出来。在不断地写作中体验生活,在不断地修改中回忆生活,反思生活,感悟表达。

        古语云:取法上,得乎中;取法中,得乎下。为生活而教的习作就是取法上,为习作而教不过是取法中而已。(余鹏程)

相关文章

  •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教

    荐 语 什么才是值得的学习呢? 青春年少时,我们将满腔热情奉献给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以期博个光明坦荡的前途,从...

  • 为教而学与为学而教

    222.合作学习与“为教而学”和“为学而教” “为教而学”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927年提出的“...

  • 为素养而教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个教育学史上的“斯宾塞问题”,开启了人们对课程价值的思考。以核心素养为纲建构课程,正是当下从人...

  • 【为未来而教】

    新的一天当然要有新的开始啦!语文晨读开启新的一天,孩子们学习了声母拼音操,虽然还不算熟练,但是也能跟着开始练习...

  • 为幸福而教

    檀传宝教授的《真幸福与中国教育之改造》一讲座,真赞同! 清楚的记得刚上班时内心憧憬的场景:课堂上学生神情专注,两眼...

  • 为“趣”而教

    今天学习关于姓氏儿歌《姓氏歌》,讲到某个姓氏的故事时,孩子们很感兴趣。我举例讲的是张姓的故事。提到很多姓张的名人。...

  • 为学而教

    透过窗 看着一群奔跑的孩子 一模一样的孩子 在新港遇到过 在育秀遇到过 在国际同样遇到过 他们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

  • 为未来而教

    近段时间的一些新闻很有意思,一则是阿尔法战胜柯洁的,还记得在很多很多年前,当时是深蓝战胜了象棋棋手,即使非常年少的...

  • 为中国而教

    21天充电行动力~第十一天 六点钟,搬个小凳子坐等今天的“圣餐”!荆攀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超越环境,主动成长...

  • 为自己而教

    自从那一年秋天选择了这个行业,不知为何而来,也不知为啥而教,总之算是拥有了一个固定的职业,心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生活而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qm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