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者眼里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也就不止是文学,里面有作者的哲学观,审美观,世界观,宇宙观,红楼梦更是有很多的佛界观念,不是他们的研读,真是无法理清。
老是读《古文观止》,却不知“观止”二字大有哲学,也大有来历。按你刚才所言,观是入门,止才是空门,也就是说,观是生存于万物万相之中而“察言观色”。通达人间形形色色,然后才看破超越,归宿于对世界本质人生本质彻底的了解。《古文观止》选本,也是先阅尽天下之文章,然后才了解最后的智慧所在。如果用观与止的视角看《红楼梦》,你觉得曹雪芹是止于何处?与儒家的“止于至善”有何区别?
佛教的观作为一种大法门,至少得用一部著作才能说清。你只要了解,观不是只用眼睛看,而是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全部根性去感悟把握宇宙人生,既观世界,也观自在。《心经》一开篇就讲“观自在”。儒家所说的观与止,只是对世俗世界的观察与归结,没有佛教的深广内涵。儒的止是止于道德境界,《红楼梦》的止则是止于佛教的澄明境界、宇宙境界,即空境、莲境,甚至“空空境”、“无无境”。不了解佛教哲学,就无法进入《红楼梦》精神的深渊。
《红楼梦》的宇宙境界大于家国境界,也大于道德境界,那么,它是不是与道德境界无法兼容。
我们身上有两种往往相互分离的状态。第一状态是平淡状态,它与理性/经验活动相适应,第二(即次要)状态是诗意状态,使我们进入这种状态的不仅有诗歌,还有音乐,舞蹈,节庆,狂欢和爱情。诗意状态的几点表现为心醉神迷,在这种状况下,人们可以从第一状态进入第二状态。
应当指出,永远处在诗意状态只能是一种幻想,而持续的诗意状态终会变得枯燥乏味,或令人不安。这将会以另一种方式激起人们对人间拯救的梦想。因此,我们需要的是诗意和平淡的互补和交替。我们不能没有平淡,因为单调乏味的实际活动使人们得以生存。但是,在动物世界中,谋生活动(寻找食物,猎取动物,预防危险和来犯者)往往取代了生活,即享受生命。今天,在地球上,人类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谋求生存。我们应当努力使第一状态成为第二状态,不仅为生存而活着,而且也为生活而活着。富有诗意地活着就是为生活而活着。
《红楼梦》中的甄宝玉属于世俗状态,贾宝玉才属于诗意状态。但实际上的人生总是甄宝玉与贾宝玉的交替与互补,不可能完全像贾宝玉那样只当“富贵闲人”,但我们的心灵确实要走向贾宝玉,而不能走向甄宝玉,他们俩见面时,照理应当是由贾宝玉来引导甄宝玉提升人生境界,可是甄宝玉却以为贾宝玉误入歧途,反而要把贾宝玉的第二状态拉向第一状态,在世俗社会里,这是常见的颠倒。第二状态总是被视为“呆傻状态”,第一状态又总是被视为“聪明状态”,所以人类愈是“进化”,愈是不懂得生活,愈缺少栖居的诗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