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星期日接女儿回家,因为她想吃学校附近一家川菜馆的剁椒鱼头。
于是一早我简单买了她喜欢吃的小河虾和一些爱吃的水果。
本来计划把小虾在家里煮好带着,到时候中午在那家川菜馆一起吃。后又看见家里有现成的蘑菇,于是本着节约又卫生的原则,一起煮了米饭烧了汤带着。
女儿的计划是一个人先在宿舍里学习一会儿,然后等到吃午饭的时候再出去。而让我早些过去是陪陪她。
话说是学习,其实还是玩的多,边玩边学。难得一个星期放一天假,我也抱着让她玩玩的想法没有多说教。
这些高中女孩住的宿舍,放假没有老师的督促乱的实在让人无法入眼。
我赶紧在她们的公共区域打扫收拾起来。
在收拾的过程中发现六号床铺和书桌整理的比较整齐,以及卫生间地面明显有人用拖把拖过,虽然上面还有在地面没有干的情况下被人踩了几个泥脚印。
女儿告诉我是那个女孩的爸爸过来整理的。这让我想起这个女孩确实是她爸爸一个人经常过来接送,许多次我都在楼梯间遇到。
通过以往接触了解这个女孩是他们家的小二子。这位父亲已经是做爷爷的人了,家里的大女儿已经结婚生子。
女孩从上初中就开始住校,主要是她爸爸负责送吃的穿的,父女关系似乎很融洽随意。
用女孩自己的话说,她爸爸妈妈对她都挺好,但她从来不和妈妈顶嘴,就是会和自己爸爸顶嘴,且她爸爸还从来不会和她红脸。
借着这个话题我和女儿又聊到同宿舍其他女孩对父母的看法。
女儿下铺的二号女孩,是家里的大女儿,还有一个刚上幼儿园的妹妹。妈妈是专职家庭主妇,爸爸一个人在上海打拼养活家里的三个女生。
大女儿对这位父亲的印象感觉特别不好。她爸爸一个人在上海工作其实还有别的女人。她妈妈也知道这种情况,但因为自己没有工作没有能力养活两个孩子,只好忍气吞声地过着。
特别是她有一次发现她爸爸用手机看一些不堪入目的网站,让她直接对自己的爸爸产生了反感和厌恶。
现在周末这个女孩都不回家,只有让妈妈送一些吃的和用的到学校。
三号床铺的女孩在家里也是老大,下面有个弟弟。这个女孩每个周末放假都是自己乘公交车回家。
她对父母的印象还挺好,没有什么特别不满意的地方。及时每次放假回家自己乘公交也能理解父母要照顾家里的弟弟没时间来接送。
四号床铺的女孩是家里的独子,对父母的印象也不好。母亲的不独立依赖父亲的生存方式,让女孩有一种瞧不起自己妈妈的情绪。
私下里有时候和我女儿谈论,竟然佩服我这样的妈妈。这让我心中一阵窃喜,还是有人欣赏我这款妈妈的。
女孩的父亲学术水平不是太高,但他竟然在网上开通了网络授课,且生意似乎做的不错。但有时候不会的题目请女儿帮忙时,竟然让孩子觉得父亲在利用她,私下里也会经常讨厌自己的父亲。
搞不懂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也许之前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在他们之间。
而我女儿对父亲的印象,大概是想要钱的时候才想起她爸爸,如果孩子爸爸不主动找她,女儿根本不觉得需要这个人。因为孩子基本上一直是我一人带大的。
其实一个完美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影响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往往能够做到的又能有多少家庭呢?
也许我们做母亲的自己独立了,孩子自然也会潜移默化地独立成长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