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开始推广设计思维特色的儿童创新教育,不论最初的公益活动,还是目前转型商业运营,长期以来,我们深受定位的困扰。
团队的小伙伴们习惯跟大家介绍,说我们是国内首批专注于儿童设计思维启蒙教育的。这个说法往往会引来一系列后续的麻烦。
没听过这个概念的,第一个问题是“设计思维是啥?”(还不清楚的朋友可以翻看上一篇文章)
第二问题就是,“学这个有啥用?”
曾经碰到一个很牛的营销大师,我们的意向投资人不停地向他推荐我们的项目,希望他能加入,给我们在市场营销方面给予专业指导。大师不停追问我们,你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把你们干的事情讲清楚?比如,“怕上火,喝王老吉”! 结果我们都比较嘴笨,别说一句话了,和小伙伴轮流上阵讲半天,被一句“还是不明白”深深打击。
后来,我们集体反思,小伙伴们都比较着急,开始追问我,而且很仁慈的降低了要求,“别一句话了,你能不能想办法用一段话把这个事情向完全不懂行的人解释清楚?”
我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战战兢兢地开始梳理设计思维系列答疑文章,因为总是被大家吐槽,“你能不能写短点?标题再劲爆一点?每次长篇大论,干货没人看啊?看看可怜的阅读量啊!”
这年头队伍真的越来越不好带了......
言归正传~
设计思维最初其实是在企业界尤其创业领域开始火爆的,在硅谷一度有替代传统商学院的说法。我们截止目前为止,在青岛当地只遇到了一个对设计思维领域比较专业和熟悉的人,他是知名科技公司的产品研发部门负责人,负责公司产品创新开发。因为他一个朋友的孩子在哈佛读书,接触到设计思维内容以后非常喜欢,而且实践能力很强。运用设计思维方法论在硅谷落地了7个公司和项目,而且大部分运营的还不错。所以推荐给了他。他烧了超10万RMB,去斯坦福学习了一周。
回青后,听说我们团队运用设计思维做了很多年儿童创新教育实践,他很感兴趣的跑来找我们交流。后来,还报名参加我们组织的针对成人的师训活动。最有意思的是,参加完以后,他比较吃惊地问我,“为什么感觉你们工作坊做得比专业领域的要生动,而且效果要好?” 我告诉他,“核心原因是因为我们一直伺候孩子,能把孩子伺候好了,成人的活动简直不要太简单~”
其实,从创新工具的角度去看,设计思维在商业领域指导产品、商业模式等创新,发挥着很不错的作用。对于我们这种创业团队而言,也是很好的创业指导方法论,对我们自身的启发和帮助是很大的。
放在儿童创新教育领域,把设计思维当作工具去学习,比较适合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学习效果是最好的。孩子们学习掌握了这个工具以后究竟有什么用呢?或者更简单、直接、实惠一点,能提高学习成绩吗?升学可以加分吗?
说到这里,我想插播一个知名学霸的小故事,可能有很多人比较熟悉她,她就是在《超级演说家》节目红起来的北大学霸刘媛媛。在《寒门贵子》的主题演说中,下面这段话风靡一时,打动了很多人。
她说“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生豪门的,我们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独立,关于梦想,关于勇气,关于坚韧,它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童话,没有一点点人间疾苦,这个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个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因为这段话,我特意去听过她的分享。
她给很多大学生分享她是如何逆袭,并且成功考上北大的故事。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总结了一个6步骤的逆袭方法论。
1、准确定位(——定义问题)
2、找到途径(——创意想象)
3、彻底执行(——原型制作)
4、及时反馈(——调整测试)
5、反复调整(——调整测试)
6、实现记录(——故事分享)
如果你也是对设计思维同样熟悉以及深度了解的人,你很快就能发现,这个逆袭方法论跟设计思维工具的方法论简直如出一辙。而且通过刘媛媛本身的经历分享,她绝对是一个具备设计思维提倡的大部分心智模式的人。
她在分享中提到,这6个步骤是她在长期的应试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适用于一切学习的底层方法论。她应对北大研究生的入学考试,都是严格参考这套流程去备考的,学习考试效果极佳。
讲这个小故事,我想分享的是,自从有了这个意外的发现,我开始特意去关注一些来自不同行业的高手分享,尤其关注他们的思维模式。发现很多领域的高手,他们的底层思维模式以及做事方法,和设计思维的流程都有着极其类似甚至完全重合的地方。虽然大家用的表达方式不同,但实际上说的都是同一回事。
结合自己的实践和体会,我越发意识到,设计思维总结提倡的创新流程,不仅仅引导创新的结果,激发创造力,本质上它提倡的是强者文化,是一套属于小部分强者解决问题时无意使用的方法论。这种思维方式的获得基本都是随机的。
如果投入精力和时间,有规模有组织地对孩子们进行有意识的学习引导和刻意训练呢?是不是能给更多孩子赋能,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让更多的孩子面对困境,能学会转变心态,从无能为力,转变成强大的问题解决者?
这种想法和憧憬会让我内心充满力量,燃起继续传播推动并实践设计思维特色创新教育的冲动。
其实思维能力原本就是学业能力的基础,不过比较遗憾的是,现在主流的教育方式,让思维能力仅仅成为了教育的一个随机副产品,却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现在大部分的教育方式,不论老师还是家长,都习惯于把精力集中在以记忆而不是以思考为基础的学习上。
仅仅基于记忆的学习方法是无法支撑孩子走得更远的,一般来说,不会超过二年级。但是,想多说一句的是,记忆本身无罪,学习也离不开记忆,只要不是用记忆代替了思考,而是利用记忆加思考的方法就没有危害。
所以,如果把设计思维当作工具交给孩子们的话,其实学习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但是不是学习掌握了这种思考方法,就能像刘媛媛一样,逆袭考北大?
这当然是无法保证的。因为同样的工具,放在不同的人手里,怎么使用,用在什么领域,都是由孩子自己决定和领悟的。
除了把设计思维当思考工具交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学习掌握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在教育领域还有个特别好的使用手段,就是把设计思维当成教学技术,组织孩子们参与各种学习活动。
从我们的经验和实践来看,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更容易引导孩子进行深层思考,激发创意,让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和参与,从而提升创造力。小组团队的学习方式,也会同时衍生很多不错的副产品。比如整个工作坊过程中,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沟通等社交能力,以及项目分享过程中演讲表达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和提升。
但目前由于整个创新教育领域,即使世界范围内都是处于探索实践的阶段,暂时还没有发现相对科学系统的可以对学习成果进行直接测评的权威体系。所以如何对学习成果进行有效测评,目前属于这个领域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一般项目过程,只能老师人为的给孩子们一个过程性的记录和评价。
通过和一些业内专家学者的交流,我只能说,已经有相关领域的专家在想办法解决科学测评问题了,但目前还没最终成果。
即使如此,非常肯定的是,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孩子们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软技能。但由于这种软技能不像可以立即反映在试卷上的分数那样明显,所以从商业产品的角度上去看,在应试思维依旧占主导地位的今天,这种学习产品和内容暂时还没有到大家普遍认同和接受的阶段。
但我想说的是,人工智能大背景下,创新将逐步成为第一生产力。一个训练有素的应试高手,和一个热情洋溢的创新人才,你觉得哪一个更有竞争力呢?
分享到这里,我脑海中终于出现了一句话的广告语
“怕干不过人工智能,就加入纽星人俱乐部!”
哈哈,大师,这句话能不能过关了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