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意朦胧的深夜,迷离中被妻唤醒。我饿了——妻说。想想已是下午四点用的午晚合餐,回家后一觉夜半。要不?我们出去吃个夜宵——我也稍有饿感,随口应道。
并非懒得做些吃食,只是耗时费力不说,还未必有合适的食材和口味。那就穿戴暖和(此季的后半夜肯定薄冷)抓紧出去,找个粥铺也好。
一路上,招牌闪亮的除了酒店旅馆,就是二十四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和烧烤店。偶然记起前方不远处应该有专供夜班工人夜宵的露天小吃摊,于是征询妻子怕不怕不卫生,敢不敢去吃。去!妻子稍加思索后果断回应。看来平日里总是担心路边摊不干净的人,也有屈从于饥饿的妥协哦。
这是一个丁字路口,向“丁”字一竖方位延伸的这条是新城里街,早上是早市,晚上是地摊。这家主营包子蒸饺的小吃摊,正好占据了两条街交口处白天停车的空地一隅,七八张折叠桌,四五个人忙活。
我和妻来的时候,只有两张桌有空位,其余都坐满了三三两两的食客,乍看模样,有换班的工人,有晚归的路人,也有像我们一样被胃酸驱使的觅食者。
点上一份素的蒸饺,肉的包子,配上喷香的茶鸡蛋,仅是扑面而来腾腾热气就足以让你熨帖,何况还有踏踏实实的馅料和面皮咀嚼入口,饱满肠胃。
可惜,煮粥的气罐火力欠佳,从坐下来一直等到吃完也没能熬好那一锅滚烫滋润的米粥。其实说起味道,小摊的品质实在不敢恭维——馅偏咸,面皮碱性偏大。不过,在如此清冷的凌晨两点,还能在城市的角落寻觅一处烟火袅绕,人气充盈的市井夜摊,我们心中的温暖满足早已远远超乎口感的挑剔、味觉的评判。
人啊,所有的裁断与鉴别永远都是主观至上,私心为重,没有什么常理可言。就比如,馅咸可以沾醋,碱大刚好养胃,我们怀着美丽心情在深夜寻味,只要达成就是美好的。再比如,酝酿已久的江南之行,别人看上去总有一丝勉强,一息隐忧。而我,却有箭在弦上的决绝,更有势在必得的豪纵。
换个城市生活,换个岗位工作,去接受挑战,来承担压力,对于四十多岁的我,颇有些金戈铁马壮怀激烈的意味。其实,看轻看淡了,也就是逃离惶惑、寻求心安的一场解脱与救赎罢了,不需要轰轰烈烈,不需要沸沸扬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