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消息上比较平淡。
上交所出了个科创板减持的细则,科创板一周年之际,7月份将超过1800亿元的股份集中解禁,减持细则优化了询价转让和配售减持的细则。
上周市场突然转向,先是地产,后是券商,券商带动指数大涨,沪指再度站上3000点。
北向资金两个交易日买了300亿元,继续是买买买的风格。
市场上讨论得最热烈的话题,除了新三板打新之外,就是市场风格是否切换?
接下来市场会如何演绎?是科技医药消费等上半年强势股,短暂歇菜?还是会以地产、券商为代表的周期股等权重股扛大旗?
且来看各券商策略分析师的最新观点。三根阳线改信仰。从各券商策略分析师的观点来看,对短期都比较乐观,且多数认为短期其它板块有修复和补涨的需求。
中信证券:补涨只是预演,把握市场节奏
中信认为:低估值板块的补涨并非风格切换,只是短暂的风格再平衡,也是未来风格切换的预演。预计补涨仍将持续1~2周,但涨速将放缓;解禁压力与业绩验证过后,市场将重回均衡状态。7月解禁高峰和估值高位带来的减持压力不容忽视,科技板块相对压力较大;而消费和医药板块依然处于业绩验证期。解禁压力与业绩验证过后,市场料将重回均衡状态。配置上,在近期的低估值板块补涨行情中,我们建议适当增配大金融中的房地产,以及景气改善的可选消费板块,包括家电、化妆品、汽车及零部件。
安信证券:"复苏牛"到全面牛
安信认为:全球流动性泛滥且近期看不到明显收紧,中国经济数据持续超预期,且市场可预期未来几个季度中国经济与企业盈利同比增速逐步上行,是A股'复苏牛'逻辑。前期A股行业估值分化走向极值,机构配置拥挤,被持续刻意回避的低估值顺周期板块出现上涨是大概率事件。市场主线是:科技迎来的是强景气,结合当前行业景气,业绩增长预期,中期逻辑与估值等因素,低估值板块短期关注券商、地产、建材、保险等。但本轮经济回升,成长景气更好。在低估值板块完成合理补涨之后,在解禁等担忧趋缓后,我们认为市场会回归到成长主线。近期行业重点关注:券商、地产、建材、保险、新能源汽车、苹果链、云计算、互联网、医药、通信等。
海通证券:牛市扩散
海通认为全面牛市,关注两大方向。下半年流动性仍充裕,大类资产继续偏股市;全年企业盈利有望回正,盈利估值双轮驱动,指数将向上突破。投资机会从局部扩散到轮涨,关注两大方向:1)主线再发力:科技(重点是新能源汽车和计算机)+券商(政策红利);2)低估低配行业补涨,如银行地产及周期。
广发证券:渐入佳境,估值降维,修复是主旋律
广发认为A股是供给侧改革慢牛。A股处于"盈利弱修复+流动性维持宽松"的友好环境。6月经济数据验证经济持续修复,"估值降维"下沉至最底端的"修复"主线继续进行。由于短期股价由增量资金边际定价,北向资金和新发规模较大的公募基金更倾向于率先配置"估值降维"品种,认为非银金融/地产在这波修复中交易性机会更大。中期继续从修复中寻找"估值降维"合理估值品种,配置"业绩修复弹性":(1)居民消费需求修复(休闲服务、百货、黄金珠宝);(2)出口修复(机械设备、白电、苹果链消费电子);(3)供给需求修复两重一新(建材/重卡、医疗信息化/新能源车)。
兴业证券:蓝筹搭台,成长唱戏
市场的风格并未切换,没有所谓的风格切换,只是风格配置的再平衡和扩散。风格未变,依然是核心资产!核心资产扩散与再平衡,金融地产周期科技等高性价比核心资产也是"香饽饽"。把握三个方向:1)把握低估值地产周期等蓝筹绩优核心资产龙头,特别是我们在中期策略推荐地产景气链条(家电家居建材)方向,基本面恢复较快,景气向上的中游制造链条(工程机械、水泥等)。2)受益于本轮资本市场改革,作为重要载体的龙头券商。3)我们正处在新一轮科技创新周期中,科技成长仍有唱戏机会。
后记:间隔了一周没有写,上一周看各家观点没太多新内容,每周策略集锦就没有写。其实是忙碌加偷懒。上周市场变化较大,各家观点看起来也有较大变化,简单记录下吧。各分析师的周度策略观点还是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不能说是百分之百准确,但是主流券商分析师的观点至少是一盏明灯,不会让你迷失在市场中。所以,得空,还是每周读一些研报。
免责声明:本号的内容只是作为自己学习的积累,完整内容请直接搜索看研报全文或者关注各分析师的公众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仅自己学习记录所用,不构成投资建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