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佳句何处得

作者: 长白雪0924 | 来源:发表于2020-04-01 11:40 被阅读0次

一篇好文,一首好诗,有一句写得好就颇为难得。如宋之问《灵隐寺》一诗,对很多人来说冷僻的很,可其中的“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却广为流传。余秋雨在《狼山脚下》一文中竟怀疑这句诗已超出当时宋之问的写作能力,认为是隐居在狼山脚下的骆宾王帮他接的。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对作者来说,能写出名动千古的文章当然不易,退而求其次,能在文章中写出一两句连珠妙语来,那也足以自傲了。可惜这也不容易,才有了“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等诸多典故。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古代的大诗人都在推敲上反复下功夫,今人在写作上更应该如此。进入自媒体时代后,不管是登堂入室指点江山的公文讲话,还是自媒体上的故事鸡汤,作者们都越来越重视所谓的金句了。谁都希望自己的文里能有两句让人听了看了印象深刻的话,而且最好富有哲理、富余文采,倘若能成为名言警句引领潮流,那更是再好不过了。

可惜,即便是现在已是全民写作的时代,文章多若繁星,可好文不多佳句难觅却仍是不争的事实。我甚至在想,千百年后,我们的后代子孙背的肯定还是唐诗宋词那些经典,现在的文章乃至今人写的诗有多少能传之后世而不朽呢。

这里面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积累不够就忙于动笔,停笔之后就着急发表,在我看来怕是最主要的原因。古之诗人,他们作诗填词往往是一种消遣,一种抒怀,少有人把这当职业的。他们有感慨了就去写,有这方面爱好就追求到极致,故而也会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把诗写到极致,所以很多像张籍岳飞这样的文人也好,武将也罢,他们作诗完全是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绝不像现在很多人是为了赚钱为了日更而写作的。故而,他们的作品可能不多,但往往多是精品,作诗和做菜一样,不到一定的功夫火候是不成的。

大凡写文章的人对此都是深有体会的。我这两天就切实感受了一次。受疫情的影响,自春节前开始,我就一直在家宅居,好不容易等到复工的消息后,到单位又因某些原因被隔离了一个月,头发前所未有的爆炸式长了两个多月。昨早洗头时,看着镜子里长发蔓延形容憔悴的自己顿生感慨,忍不住写了首打油诗聊以抒怀:

短发渐长衣渐宽,隔离数月且偷安。

读书写字聊相慰,观影下棋自心宽。

偶忆白山三尺雪,错失宁夏一春天。

窗前柳绿又花红,归燕谁家入眼前。

我不工于诗,对格律更是懒于下功夫。可我多年来却是每每触目伤怀心有感慨就习惯于写诗抒发一下,水平不够勉强算是打油诗吧。在我看来这和别人伤心了就唱歌高兴了就跳舞,没有什么分别的,个人习惯而已。

因为不讲究平仄,也无志于发表,我在手机上写这种东西时速度还是很快的。可即便只是发在朋友圈的自娱自乐,我也还是希望写的好点儿,还是习惯于修改。往往几分钟随手敲出来的初稿,至少要经过半个多小时乃至个把小时才能基本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

可昨天这所谓诗中的“读书写字聊相慰,观影下棋自心宽”一句,我却始终没有满意。单是“自心宽”还是“心自宽”,是遵循平仄还是取意对仗,亦或两者本就都不好换成别的,我纠结了就有十多分钟也没想明白。最后,因为有别的事情打断也就只好先发到朋友圈当存稿了。

晚上睡觉前翻朋友圈时我还想过这个问题,可仍是虽不满意却找不到更好的改法,也只能暂时放弃了。今早晨读时读到南北朝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中的“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顿觉豁然开朗,我所纠结的“自心宽”和“心自宽”,其实不就是“以自宽”的意思吗。与前面的“观影下棋”相连成句时,可无论是感觉上还是对仗上则显然“以自宽”要好的多。

改完了这句后,我又再次把全诗(勉强算诗吧)改了一遍:短发渐长衣渐宽,隔离数月苟偷安。读书写字聊相慰,观影下棋以自宽。偶忆白山三月雪,错失宁夏一春天。窗前柳绿又花红,归燕何时在眼前。

限于水平,这诗这么一改可能还是难免贻笑大方,但毕竟比之前还是通畅了很多,至少我自己感觉没有那么别扭了。而由此我便想,写文的人要想写出佳作佳句来无非是两种,一种是天赋,一种便是勤奋了。而如李白、骆宾王、王勃、白居易等那些天分极高的人,大部分人其实都是天资有限的,能做都是在勤奋上下功夫。

一个就是勤修改,文章写出来后,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修改几遍。另一个是勤借鉴,中国的汉字说多很多,但常用的不过就三千个左右,一般的作家也不过用到六七千左右,炼字造句结段成文的过程其实就是把汉字从字库或脑海中挑出来如何排列组合的过程,如果自己找不到更好的排列组合了,不妨多看看、多想想别人这词这句这文是怎么用的,妙在哪里,不妨借鉴一下拿来为我所用。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想这里面的“天成”有天赋的意思,但更重要的是大脑里后天的积累,这里的“偶得”应该是指自己反复推敲后,从别人那里充分借鉴后才能得来的。写作就是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没有输入就不可能有输出。所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说的也应该是这个意思吧!

相关文章

  • 浅谈佳句何处得

    一篇好文,一首好诗,有一句写得好就颇为难得。如宋之问《灵隐寺》一诗,对很多人来说冷僻的很,可其中的“楼观沧海日,门...

  • 浅谈《空囊》的几个艺术特色

    浅谈《空囊》的几个艺术特色 何少波 (张军老师的长篇小说《...

  • 2019-02-18

    年会浅谈 大连共兴达2019新年会圆满结束了,美丽的夜晚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回忆。我不想用什么良词佳句去诠释它的光彩...

  • 半世风流半世空,世间再无李叔同

    知人论世,浅谈李叔同 记忆中的李叔同是15岁能挥起笔墨写出″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的佳句。 一时呆住。他...

  • 他们感动了中国教育界

    近日,记者从学工处得悉:香港著名实业家何厚煌先生首次在我校设立“培贤奖学金”。何厚煌先生表示:设立培贤奖学金是为了...

  • 《飞翔的教室》

    阅读开始了! 我在划好词佳句 我划的好词佳句 我划的好词佳句 我划的好词佳句 我划的好词佳句 明天八点继续

  • 南郭先生真的聪明吗?

    题目: 浅谈语文课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高一何宣宣 内容简介:由学生...

  • 2020-07-02

    浅谈 浅谈模块设计宏内核 浅谈接口设计Flags 浅谈稳定性设计重试 浅谈人员业务结构设计矩阵式 浅谈接口设计 |...

  • 转载

    今天实在太累,想早点休息,转载部分佳句,以便以后自己学习。 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诗经·绸缪》 今天是怎...

  • 《飞翔的教室》

    静下心来 开始读书 我划的好词佳句 我划的好词佳句 我划的好词佳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佳句何处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pouhtx.html